珍愛基隆河好風光
- 環境議題:河川湖泊濕地
- 執行方法:演講/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劉昱澤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2.11.24
- 參與人數:24
目標:
1.藉由影片欣賞,學生能初步認識基隆河地質景觀特色,河川河岸生態相。
2.配合社會領域課程內容,了解基隆河外來種魚類(生物)帶來的負面影響,與原生
魚類在河川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3.配合時令,實地造訪河岸步道,對河岸常見的鳥類,做簡單的觀察與介紹,並記錄
種類,回教室後再補充介紹。
進行方式:
1.觀賞基隆河(大華段)特有壺穴地形成因、原生魚類生態、外來魚種對生態危害等相
關影片後,再由老師補充說明、串連說明內容。
2.讓學生共同討論外來種入侵原因,並分組發表心得。
3.帶領學生到瑞芳段河濱步道鳥類踏查,解說並請學生記錄鳥種。
4.完成生態學習單。
成果描述:
1.透過講解,學生能初步了解外來種與外來入侵種的差別。
2.觀賞外來入侵種魚類危害的影片,配合學習單的完成後,同學能實際了解入侵種魚
類產生的主因即造成的生態災難。
3.能參照影片鸕鶿捕捉吳郭魚的例子,理解可用生態防治達成侵入種數量抑制,在生
態平衡上達成永續性運作。
實施心得:
經由影片觀賞後,可讓學生了解本土原生物種維護的重要、外來入侵種嚴重危害生態及如何有效抑制外來種數量的可能觀念方法;而後再經實際實際的步道走踏,讓學生對原本近在咫尺卻無感的自然環境,能多一分親近與感情,進而願意去珍惜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塊土地。
學習者心得:
如上傳圖片
補充: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