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Cool起來
- 環境議題:其它環境議題
- 執行方法:演講/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氣候變遷
- 議題實質內涵:E33 認識天氣的溫度、雨量要素與覺察氣候的趨勢及極端氣候的現象
- 策劃/執行人:黃淑貞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9/10-9/25
- 參與人數:15
目標:
1.認識氣候變遷的原因及影響,了解其對地球環境和生態系統的危害。
2.了解我們可以如何為保護地球做出具體的氣候行動。
3.培養學生創意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勞作活動表達對氣候行動的理解與承諾。
進行方式:
第一節課 (40分鐘)
(1) 影片欣賞
影片名稱:《氣候行動:我們如何拯救地球》(Climate Action: How We Can Save the Planet)
影片長度:15分鐘
內容簡介:影片介紹了全球氣候變遷的現狀,解釋了二氧化碳排放、冰川融化、極端天氣等問題,並強調了減少碳足跡、保護自然資源的重要性。影片還展示了世界各地的孩子們是如何參與氣候行動的。
(2) 影片討論(10分鐘)
影片觀賞後,讓學生分享對影片的想法,教師引導討論:
我們可以做哪些事情來減少氣候變遷的影響?
如果每個人都做出改變,世界會怎樣不同?
第二節課 (40分鐘)
(3) 創意勞作活動:我的氣候行動標誌(My Climate Action Badge)
材料:回收紙板、彩筆、膠水、剪刀、環保素材(如瓶蓋、樹葉等)
活動說明:學生將製作一個個人化的“氣候行動標誌”。這個標誌應該表達出他們個人對氣候行動的承諾,並用簡單的標語和符號來展示如何保護地球。
活動步驟:
學生思考自己最能做到的氣候行動,如節約用水、騎自行車代替汽車、種植樹木等。
用繪畫或回收物品創作一個標誌,並在標誌上寫下簡短的氣候行動宣言。
分享作品,說明標誌背後的理念。
成果描述:
1.學生能夠具體描述氣候變遷的原因和影響,並舉出多個保護環境的日常行動。
2.完成一件創意勞作作品,展示學生對氣候行動的承諾,並能透過口頭表達與他人分享想法。
3.學生學習到合作與環保素材再利用的概念。
實施心得:
這次教學活動讓學生不僅了解氣候變遷的科學知識,也透過創意勞作的形式,實踐了將知識轉化為具體行動的理念。在過程中,學生們表現出極大的參與熱情,尤其在製作“氣候行動標誌”時,每個人的想法都非常獨特,且能夠清楚表達出對環境的關心。透過影片討論,學生對於氣候變遷的認識更深刻,也開始反思自己的日常行為。
學習者心得:
學生1:王O喬
「我以前知道氣候變遷這個詞,但其實不太了解它到底有多嚴重。看了影片之後,我才知道冰川融化和很多動物瀕臨絕種,這讓我很震驚。我回想自己經常浪費水,可能也對氣候變遷有影響。從今天開始,我會更加小心,不會再浪費水了,還會提醒家人一起節約資源。」
學生2:黃O博
「影片讓我明白到,每個人都可以做一些小改變來幫助地球。以前我以為這些問題太大,我們小孩子沒辦法做什麼,但其實像少用塑膠袋、多搭公車,這些小動作都很重要。我最喜歡的是勞作活動,因為我可以用回收的紙板做出漂亮的標誌,這讓我覺得自己也可以為環保出一份力。」
學生3:鄭O蓁
「我覺得這堂課真的讓我學到了很多,我以前總覺得環保是大人的事情。可是今天從影片中讓我們看到,即使只是像瑞典小女孩格蕾塔,卻能影響全球。我希望未來也能參與更多保護地球的活動,我的標誌上畫了一棵大樹,代表我要多種樹,讓地球變得更綠。」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