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60
葉片數:4
澆水器:0
主題活動提報

評分項目

2
2
2
2
2

限塑救海洋~為海龜請命

發表日期:2018-10-26
發表人:candy

其它環境議題
  • 環境議題:其它環境議題
  • 執行方法:觀摩學習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E30 覺知人類的生活型態對其他生物與生態系的衝擊
  • 策劃/執行人:陳靜錦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很困難
  • 實施期間:107.10.11~107.10.26
  • 參與人數:100

目標:

透過海龜鼻遭「插管」的報導以及珍奶事件,探討限塑、減塑的議題,如何改變我們的習慣,讓充斥於我們生活當中的一次性塑膠吸管毀屍滅跡,不再造成環境的汙染與生物的浩劫。

進行方式:

觀察→想像→實踐→分享。
首先,透過投影片教學,有關海龜鼻遭「插管」的報導,探討限塑、減塑的議題,讓學生知道環境汙染的嚴重性。
然後,透過珍奶事件和學生討論有關環保吸管的發明,省思人們的行為。
接著,探討各國對限塑、減塑,做了哪些努力?
最後,透過整合省思「適量不浪費」和「重複使用」的原則,完成學習單及作文寫作。

成果描述:

透過投影片的教學後,讓孩子知道全世界對限塑、減塑的看法,限塑、減塑已成為重要議題,要維護美麗的地球,我們就必須減少對環境造成危機。從殘害海洋生物,鯨魚、海龜、海鳥誤食塑膠死亡,一幕幕怵目驚心的景象,除了帶給我們無比的震撼,其實也凸顯我們所面臨的塑膠危機,只是我們卻渾然不知,常在愉悅地享受時,做出了對環境的破壞。生活習慣如不再改變,將致生物面臨浩劫,危害地球,最後人類將自食其果,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實施心得:

塑膠材料,於日常生活中,幾乎無所不在,已被廣泛大量應用。現在的環保問題,不論能源問題、空氣污染、海洋垃圾、食物安全等等,無一不和塑膠有關,塑膠的濫用,我們要省思檢討,尤其是一次性塑膠製品的浪費,更要徹底得消滅。唯有真正落實減塑,我們的環境才能永續,生態才能持續發展,動物才不會瀕臨浩劫。
2018年元月起,擴大限塑政策,手搖飲料店不再提供免費塑膠袋,民眾若有需要只能花錢購買,希望可以達到以價制量的效果。為了實現「無塑海洋」的最終願景,2018年2月13日,環保署進一步提出塑膠製品減量的具體時程,包括2019年起,禁止麥當勞等連鎖大型餐飲業者,提供內用消費者一次性塑膠吸管。且環保署於近日也已公開宣示2030年全面禁用吸管。
如何取代一次性塑膠製品,將會是我們的挑戰,最近的珍奶事件,就值得我們去省思跟面對,如不用飲管也可以喝飲料,用湯匙取代吸管,或用紙吸管、玻璃吸管、鋼材質吸管等等,都待研究開發。但說穿了最重要,還是人類的生活習慣要改變。

學習者心得:

首先,孩子們對於小組討論,要去想像創新研發設計改良吸管,取代現今的一次性塑膠吸管,雖然創造力有限,但也從學習中獲得很多知識。例如:紙吸管、玉米澱粉吸管、竹纖維吸管、稻稈吸管、海藻吸管、甘蔗吸管……等環保吸管外,還有不鏽鋼吸管。以及如何清洗吸管的五步驟,並排除對環保吸管的疑慮。
接著,學習單省思,孩子們可以去看一看、想一想,自己每天製造了多少一次性的消耗品,要怎樣才能還給地球與地球上的生物們一個乾淨的家園?
最後,作文寫作,孩子們除了結合政府限塑的推廣政策,參考國外的做法,改變自己的行為外,希望能透過呼籲及生活中落實,還給所有生物們一個乾淨且安全的環境。不管做什麼決策或行動,在消費之餘,都得做好環保回收再利用的機制!如能從戒吸管開始,戒掉用過即丟的壞習慣,選擇永續環保的產品,那就是對環境的一種友善。

補充:

資料來源:主要參考國語日報及相關網路資訊。
自編教材,以綜合領域為主,融入各科教學。
希望從探討環保行動中,辨別改善環境的適當方式,提出具體可行的環境保護活動與方式,並落實於生活中。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環境教育是要養成學生環保生活的習慣與態度,讓愛惜資源、節約能源與源頭減廢,以減少暖化的目標。本課程引導孩子看見汙染,覺知己身的用物習慣,再透過觀察→想像→實踐→分享讓降塑減塑滅塑的生活決定能更堅定實踐,相信課程實施後能讓減塑觀念由知識到行動,強化學童更珍惜資源,愛護環境!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18-11-13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