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標本製作
- 環境議題:飼養動物
- 執行方法:其他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李良賓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每天20分鐘,需五天
- 參與人數:25
目標:
陪飼養的昆蟲走完生命盡頭,將它做成標本,讓它陪學生一生。培養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
進行方式:
1.學生通常在小四時會飼養甲蟲(獨角仙或鍬形蟲),當甲蟲走到生命盡頭,學生會把甲蟲大體丟掉,若做成標本就可保留下來,隨時可以觀察。
2.將甲蟲遺體事先處理,將他調成生前威武的樣子,放進除溼箱至少一周以上。
3.將乾燥後的甲蟲標本放進合適的模型(吃完的布丁盒就可以),將環氧樹酯依照比例調好,混和均勻一直到無氣泡產生。
4.將混合好的環氧樹酯倒入模型,大約3mm~5mm,將標本置放於陰涼且水平的的環境,記得蓋上蓋子。防止異物掉入。
5.隔天做一樣的動作,連續4~5天,直到環氧樹酯蓋滿標本全身。
6.再放24小時,脫模取出標本,完成水晶標本製作。
成果描述:
甲蟲對孩子而言是威武有力的象徵,死掉的甲蟲做成標本,讓他的生命價值再延伸。學生看到成果後,都非常高興,急得想拿回去和家人分享。
實施心得:
實施幾班後,發現最困難的是沒有足夠的甲蟲標本,或者學生覺得甲蟲很噁心。後來這些學生請他們將家裡的小貝殼和細沙帶來,撿來幾隻小樹枝,布置成學生喜歡的樣子,將環氧樹酯灌進去,就變成美麗的美勞作品,也很漂亮。
學習者心得:
S1:第一次擁有這麼漂亮的甲蟲水晶標本。
S2:我要拿回去跟我爸媽分享,因為花了我一個禮拜才完成。
S3:我想要一輩子陪著這個水晶標本
補充:
延伸課程比較辛苦,此活動每天不用太多時間,但要連續五天左右,中間有任何一次失誤,就會失敗。此活動可看出學生的耐性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