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嘆氣之環教宣導
- 環境議題:節能減碳
- 執行方法:演講/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 議題實質內涵:E40 覺知能資源過度利用〈超出環境承載〉導致環境汙染與資源耗竭的問題
- 策劃/執行人:陳麗娜/林雪尾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0309兩堂課
- 參與人數:30
目標:
1.學生能了解溫室效應是造成地球暖化的主因。
2.學生能認識溫室氣體與產生的原因。
3.學生能認識碳足跡與了解產品碳足跡代表的意義。
4.學生能了解地球暖化對環境傷害。
5.學生能認識避免讓地球暖化的方法與行為。
6.培養學生愛護環境的態度與鼓勵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進行方式:
1.透過影片欣賞讓學生知道人類的科技進步也對地球造成環境破壞。
2.透過簡報說明溫室氣體二氧化碳與甲烷是造成地球暖化原因,其中透過比較讓學生知道牛群的甲烷排放量最大。
3.透過簡報說明碳足跡的意義並藉由影片播放和說明讓學生知道產品的碳足跡是從生產到廢棄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4.透過搶答題目複習溫室氣體與碳足跡概念。
5.透過圖片展示讓學生發表地球暖化對環境帶來的破壞與影響。
6.老師簡報說明碳足跡標章與環保5R的做法,再讓學生共同討論避免排放二氧化碳的正確方法與行動。
7.體驗活動:分組遊戲對抗,學生因抽籤裡行為產生二氧化碳量決定前進步數,最先抵達終點則為生活空間變小遭到滅絕。透過遊戲體驗複習排碳的不當行為與體驗生活環境變小的感受。最後讓學生發表活動感想。
8.回家撰寫環境教育宣導活動感想並於課堂中分享。
成果描述:
透過宣導學生認識甲烷與二氧化碳是主要排放的溫室氣體並造成地球暖化,了解極端氣候對於全球各地帶來的災害,學生得知可從低碳生活做起,在消費上能選擇碳足跡少的產品,使用物品遵守環保5R的原則,一起為2050淨零碳排努力。
實施心得:
感謝學校接洽荒野學會到校進行環境教育宣導,講師透過觀看影片、簡報說明、提問發表和體驗活動讓學生了解地球暖化與低碳生活的課題。其中提高學生對於碳足跡的認識和如何做到環保5R原則,讓學生覺得受用,也覺得努力做到才能降低暖化帶給我們的危機。課堂分享與討論中,學生都不想當沒有家的北極熊,對於台灣會不會因為暖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而淹沒有些警覺性,鼓勵孩子每個人都能為環境為地球盡一分心,從改變自己的消費選擇,少用一次性物品,多走多動少搭車等小舉動做起,其實低碳生活很簡單。
學習者心得:
1.今天從宣導中才知道牛的屁中甲烷含量最高,是地球暖化的原因之一,所以少吃牛肉對於降低地球暖化也有幫助,真是不可思議。
2.今天宣導告訴我們要選擇碳足跡少的產品,也要選擇當地的食物,這樣都能減少二氧化碳的產生。
3.今天我們這組被滅絕了,真難過!老師說冰塊形狀象徵台灣,希望我們都能節能減碳,才能避免台灣被海水淹沒。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