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龜教我們的塑
- 環境議題:海岸海洋海島
- 執行方法:演講/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7 覺知人類的發展需要地球環境和生態資源的支持
- 策劃/執行人:沙正悅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10524
- 參與人數:300
目標:
1. 透由對海龜的認識,了解牠所處生存環境的困難。
2. 透由垃圾和海龜的關係,喚醒學生檢視自己在便利生活中製造的垃圾。
3. 了解想要讓海灘和海洋更乾淨,除了淨灘,在生活中我可以怎麼做。
進行方式:
1. 講師介紹自己照顧受傷海龜凹凹的故事。
2. 請同學猜全世界有幾種海龜。
3. 台灣最多海龜的地方是小琉球,而牠住的地方都是垃圾
4. 因為垃圾和天敵,大概二千隻小海龜只能有一隻活下來
5. 淨灘結束,發現海灘最多的垃圾是什麼?
成果描述:
當天,學生和講師互動熱絡,即便一個小時講座結束了,不少孩子還停留在會議室,想跟講師在互動深入瞭解海龜,可感覺到:大部分學生感到很震撼,讓老師很感動,希望藉由講座除了讓學生更認識海龜,也可喚起他們的同理心還給他們一個乾淨的海洋。
實施心得:
辦了多次減塑講座,但這是第一次採線上辦理,沒想到因此,讓有興趣的孩子更容易跟講師互動,老師在螢幕另一端,看到孩子專注或是不捨的表情,更確定這樣的講座一定要持續辦理,尤其在疫情期間,垃圾的製造速度是倍數成長,全家一餐外帶製造的垃圾量驚人,希望透由教育的力量,讓孩子影響家長,才能逐步改變世界。
學習者心得:
一年級許同學:我學到要守護海洋,不要亂丟垃圾,少拿塑膠袋,要把垃圾收好,不要讓垃圾飛走,把垃圾丟在沙灘,會讓小海龜爬不出來,小海龜就會死掉。
一年級曹同學:今天看影片後,我明白減塑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我以後就會少用塑膠製品,塑膠袋要重複使用,還要做好垃圾分類。
一年級王同學:減塑講座教我們要愛護海洋,我們的環境才會乾淨,海洋才會沒污染。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