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我會愛護小動物
- 環境議題:動物保護
- 執行方法:演講/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E30 覺知人類的生活型態對其他生物與生態系的衝擊
- 策劃/執行人:王瑞琪/童灔雯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20518
- 參與人數:200
目標:
1.能運用觀察了解大自然環境中的事物。
2.藉由身體感官接觸自然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經由探究,表達對動、植物、生態的感受與敏感度。
3.能經由課程學習,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基本的生態原則。
4.能了解生物多樣性,不同物種的存在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進行方式:
1.教師經由課程介紹讓孩子接觸蛇。
2.課程中經由引導及提問,讓孩子用欵問解答而更喜愛不同物種的生物。
3.經由學習,知道不同的生物生長需要不同的環境條件。
4.經由好奇心的引導,提升孩子的思考能力,更加愛護不同物種。
5.用影片引導,讓孩子用手觸摸,有不一樣的體驗和交流。
成果描述:
1.經由課程的學習,讓孩子學習愛護在大環境中存在的不同物種,對生命更有愛。
2.經由課程提升孩子對萬物存在的共鳴,知道每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每個生命所擁有的意義與價值。
3.經由課程學習,孩子可以適切的描述自己對自然的體驗與感覺。
實施心得:
同學們對於蛇會存在恐懼,是因為不了解牠們,對於孩子們生命素養的提升,首重的不外乎引起興趣、這次課程一開始讓學生藉由觀察、簡單的接觸,這樣的活體觀察便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經由這次的接觸,孩子從一開始上課說蛇好恐怖,到最後孩子們都說蛇好可愛。
學習者心得:
A生:經由這次的體驗,我們可以知道蛇的生態,還可以看到蛇的蛻皮過程,真的很有趣
B生:以後我會更愛不一樣的動物,我也不會害怕蛇,可以了解不同蛇的種類,以後就可以介紹給家人。
C生:這次看到蛇吞食食物的方法,真的好驚奇,也覺得很酷。
D生:蛇並不恐怖,我以後會因為了解牠們更加關懷牠們,也會學習愛護不同物種的生命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