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食成金
- 環境議題:資源處理與再利用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 議題實質內涵:E42 培養日常生活節約用水、用電、物質的行為,減少資源的消耗
- 策劃/執行人:劉慧賢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09.09.24-109.12.10
- 參與人數:15
目標:
一、認知目標
(一)了解全世界有糧食分配不均的問題,提出解決剩食的策略。
(二)說明廚餘燃燒產生的問題,提出廚餘的運用方法。
(三)探究廚餘堆肥對白蘿蔔的生長的益處,了解廚餘堆肥可改變土壤品質。
(四)說明廚餘堆肥的好處,理解人類活動對生態與環境的影響。
(五)知道廚餘堆肥的原理。
二、技能目標
(一)分辨可以做堆肥的廚餘,收集廚餘。
(二)依照學校廚餘機堆肥流程,操作廚餘機,進行堆肥。
三、情意目標
(一)關心學校營養午餐的內容,感恩每一餐為我們默默付出的人們。
(二)養成不浪費,愛惜食材,善用資源的行為。
(三)團隊參與堆肥製作,發揮協同合作的精神。
進行方式:
第一節課:珍愛食源
1.請學生發表營養午餐內容為引導動機,複習保持營養均衡的飲食習慣,並對付出辛勞的人表達感謝。
2.觀看公視新聞,讓學生了解糧食造成的危機,發表愛惜食物的好處。
3.分組討論並發表在糧食豐盛的台灣,應如何處理剩食問題? 之後觀看剩菜也能變黃金報導(TVBS),讓學生了解目前台灣處理剩食的方式,以及剩菜是如何變成黃金的。
4.播放焚化爐怕廚餘影片,以口頭提問方式使學生了解燃燒廚餘有什麼壞處,回家完成學習單。
第二節課:有機可乘
1.請學生發表廚餘的用途,教師播放影片補充說明。
2.教師提問白蘿蔔的生長過程中需要的養分,並請學生發表廚餘堆肥對白蘿蔔生長的益處,觀看台灣廚餘資源化發展協會提供資料,並澄清觀念。
3.請學生觀看相關資料分辨那些廚餘不能做堆肥,教師介紹廚餘堆肥的原理。
第三節課:魔法廚餘機
1.複習上次課程中製作廚餘堆肥的原理及製作流程。
2.介紹校內廚餘機製作堆肥方式。
3.任務分配(收集組、測量組、攪拌組、收拾組)並實際操作。
4.複習廚餘機操作重點並請學生完成學習單。
成果描述:
綜合:
3a-Ⅲ-1辨識周遭環境的潛藏危機,運用各項資源或策略化解危機。
3d-Ⅲ-1實踐環境友善行動,珍惜生態資源與環境。
2b-III-1參與各項活動,適切表現 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協同合作達成共同目標。
自然:
ah-Ⅲ-2透過科學探究活動解決一部分生活週遭的問題。
融入議題-環境教育:
環E16了解物質循環與資源回收利用的原理。
環E17養成日常生活節約用水、用電、物質的行為,減少資源的消耗。
實施心得:
台灣是個糧食豐足,經濟穩定的寶島,大部份的孩子都是在食衣無缺的環境下長大,在食物充足甚至於過剩的條件下,有些孩子有偏食、浪費食材的行為,很難體會現今的糧食危機,透過第一節的課程,讓學生能珍愛食源,養成不偏食、不浪費的習慣,對於剩餘的食物也能物盡其用。第二節課程中安排台灣廚餘資源化發展協會提供的資料,讓學生明白廚餘堆肥不但提供白蘿蔔的養份,其中的微生物所分泌之抗生素、毒蛋白、抗菌抑病等物質,可發揮自然農藥功能,幫助改良土壤,保護環境,有了正確的概念,再了解堆肥製作的原理。第三節課介紹學校廚餘機的使用方式及流程,將學生分組,直接到黃金廚餘屋拿取工具,使用廚餘機,製作廚餘堆肥,以身體力行的方式,觀察廚餘堆肥的變化,體會製作堆肥的樂趣。
藉由此次的課程,孩子除了能建立健康飲食的概念外,也讓有機資源能充份回收,創造價值循環再利用,雖然製作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問題,感謝台灣廚餘資源化發展協會孫老師協助解決問題,澄清概念,讓師生了解製作的重點,獲益匪淺,是一次有趣又有意義的學習課程。
學習者心得:
楷恩:有些人說廚餘做起來很簡單,實際做起來一點也不簡單,我覺得每天中午去做廚餘都要測量溫度、攪拌堆肥、清洗用具,有時還要翻堆,而且每天至少要做九公斤才可以,從一堆一堆看似噁心的堆肥到裝成一袋一袋可以出售成品,這個過程很辛苦但很值得,校長還常常誇讚我們,是最大的榮譽。
宥捷:我覺得做廚餘堆肥是一件很棒的事,因為廚餘不必再給豬吃了,把廚餘做成黑金土,可以施肥,也可以義賣捐助弱勢家庭。
梓奕:肥料對植物來說,就是他們的營養,剛開始廚餘跟稻殼混在一起,攪拌均勻後倒入廚餘機內就變成堆肥了,有時在攪拌機上會出現一些小蟲子,堆肥內還會出現雞母蟲,真正良好的有機肥可以提供土壤腐植質和微量元素。在做廚餘堆肥的過程中,我學到了要怎麼把廚餘變成黑金土,提供給學校的班級菜園施肥,才能有好吃的蔬菜。
睿哲:這幾天,我幫忙做廚餘堆肥,把發酵桶裡面的初熟堆肥攪出來22公斤,當時手有一點酸,不過一下子就好了,之後幾天放入的廚餘堆肥溫度竟然都沒有辦法升高至攝氏55度以上,看起來好像是失敗了,我猜應該是有柑橘類的果皮倒入發酵桶裡面,原以為裡面的廚餘都沒用了,但經過廚餘協會的老師解說,才知道原來這些堆肥仍然可以再次加入廚餘機中熟成,我們加入了之前發酵過的後熟堆肥益菌,才兩天的時間,溫度很快上升至攝氏60度以上,失敗的堆肥再倒回廚餘機中重新利用,一點也沒浪費。在製作堆肥的過程中,雖然我覺得廚餘很臭也很噁心,可是聞到發酵完的土卻沒有味道,真是特別呀!
祐任:在做廚餘時最喜歡的工作就是攪拌廚餘,在攪拌時的心情就像在挖寶,戴著手套攪拌廚餘,稻殼是冷的,廚餘是溫的,當我的手伸進廚餘裡,把稻殼和廚餘拌勻,再經過廚餘機和時間的魔術師一變就成了堆肥。
補充:
參考影片網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ZE5fwvKgs0 (公視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Cm-VVLXwdQ (Youtube影片剩菜也能變黃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rZhkq2M3b8 (Youtube影片焚化爐怕廚餘)
http://host.cpes.tyc.edu.tw/~smole/file/2-1-1.pdf (哪些是廚餘)
http://host.cpes.tyc.edu.tw/~smole/file/2-1-2.pdf(廚餘堆肥好處)
http://host.cpes.tyc.edu.tw/~smole/file/2-1-5.pdf(中壢中平國小廚餘堆肥的操作簡易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