鱟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
- 環境議題:飼養動物
- 執行方法:專題研究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邱奕明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很困難
- 實施期間:110.4.25 ~ 110.11.11
- 參與人數:30
目標:
1.透過參與110 海洋公民科學實踐行動計畫-「鱟知鱟學」活動,讓學生重新認識消失在臺灣海岸線的指標物種。
2.從老師參與工作坊,學生到館認識鱟並且學習體驗飼養照顧等工作,並且在學校透過老師的課程及學生進行復育養殖的紀錄觀察,最後在成果發表會上展示學習成果。
3.經由教師帶領學生實地參與,並從孵育過程中更加認識台灣沿岸生態與棲地保護的重要性。
進行方式:
1.老師報名參加110年海洋公民實踐計畫-鱟知鱟學,並先行參加種子教師培訓(全省共計有21所高、國中小的學校參與)
2.前往海科館領養100顆卵及10尾小鱟,於9月開學後讓學生親自參與與協助孵育鱟卵的工作,包括測量水質、換水。
3.學生每天觀察鱟卵的變化,並做成記錄,待鱟卵順利孵化成小鱟,且蛻殼長大後,便可放回野外棲地。
成果描述:
學生每天進行復育養殖的紀錄,用文字與圖畫記錄,並登上新聞版面(如附件)
老師將學生所有的歷程記錄及相關活動都彙整成一張成果海報(如附件)
從暑假開始參加海科館舉辦的110年海洋公民實踐計畫鱟知鱟學,經過了一連串的教學活動,終於到了成果發表會,全班小朋友分組認真製作簡報,經過在教室激烈的廝殺之後選出代表前往海科館報告。(如附件)
實施心得:
1.在暑假就開始參與海科館的培訓,並領回100顆卵及10尾小鱟,讓學生們親自與鱟面對面,並且透過每天的記錄,觀察從鱟卵孵出小鱟,這真是一個難得的經驗,希望能給小朋友在國小的時光留下一段深刻的回憶。
2.「鱟知鱟學」的參訪因為疫情而延宕多時,終於在疫情趨緩後成行,雖然時間在期中考前,但是我們沒有放棄這個難得的機會。參訪當天謝謝鄭老師與蓋博士的細心解說與介紹,孩子們已經養了兩個多月的鱟寶寶,在上課時一定是收穫良多,回到學校也會更用心觀察。
3.代表全班進行成果報告的孩子們,第一次面對大場面,雖然緊張但仍頗有大將之風,因為時間限制,報告雖不完美但這些孩子仍勇氣可嘉的完成任務。這次的報告一定能讓他們成長許多。
學習者心得:
葉00:經過這次的研究,讓我更了解了「鱟」這個生物,很高興我們班能夠有這個機會來養殖鱟寶寶,去了基隆海科館後,我才發現原來還有許多鱟的事情我們不知道,像是鱟的構造、公鱟和母鱟的差別、鱟的大小與年齡...。我們班養的鱟寶寶已經有三、四隻是孵化出來的,大概都是屬於1、2齡左右,我希望我們班養的鱟都能夠健康長大。
陳00:上完這些鱟的課程,我得知了什麼是鱟,並且也了解現在要復育鱟的目標是要讓全台灣的海岸都可以看到鱟的足跡,希望以後我們在隨便一個海岸都可以看到鱟
黃00學生:我覺得鱟其實長的很像魟魚,我當初還不知道鱟是什麼,去了海科館我才真正知道鱟這個動物,我是覺得小時候的鱟比較可愛,因為長大的鱟長的很像異形,我也要感謝基隆海科館的介紹,我才可以知道鱟的知識。
李00:我覺得養鱟真的需要很有耐心,因為鱟只要長一個階段可能就要2.3個月,甚至是幾年。所以如果沒耐心的話,一定養不到幾天鱟就死掉了。而且我們也不能一直看鱟直到牠長成最大的型態,所以我希望下一班的人可以好好照顧鱟。
潘00:我覺得這個鱟的活動很有趣,也可以增加知識,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體驗,讓我們更了解鱟生活的一個生態,這個活動也可以讓更多人來認識鱟、保護牠生活的環境,讓他可以一直活下去。
林00:在老師拿回鱟之後,我們觀察了兩個多月,鱟重卵~一齡二齡,小鱟慢慢變大還沒出生時在卵裡很可愛,可是鱟會慢慢變少,我們保護類我們要更保護鱟,多去繁殖鱟,讓這些保護類可以永存在這世界上。
林00:我們從九月初開始觀察鱟到十一月初已經過了兩個月,時間真的過得非常快,我們見證了牠們還是卵的樣子也看到了牠們一個個的成為一齡幼鱟,當我看到第一隻鱟孵出來時我真的覺得好有成就感,畢竟我看著牠們慢慢長大,心裡真的好開心,我也希望牠們能健健康康的從小鱟變成大鱟。
黃00:我們去基隆海科館,看到了巨型的鱟,我覺得真的跟我們班的小鱟差太多了。我是第一次去海科館,我很高興,也很好奇,這次的旅途中,我學會了許多關於鱟的知識,像是分辨公鱟與母鱟、鱟的構造...,希望下次我們還能來看看鱟 。
劉00:10/28的那一天,我們去了基隆海科館上課,讓我更認識鱟這個生物,如:如何分公或母的鱟.鱟要生活在哪裡.鱟的危機...等,但是鱟的血居然是被拿來作為檢驗病毒跟醫療試劑,對我們人類有好處,而且我很佩服那些很努力去保護鱟的人,因為我認為鱟是這個世界上最神奇的活化石。
吳00: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體驗,假如沒有這個活動我可能死掉後都不認識比人類活的還久的生物,而且我覺得有空時因該可以把鱟介紹給家人,家人在介紹給同事和同學,讓更多人認識鱟,還有我覺得鱟很帥,尤其是他防禦自保時,尾巴縮起來,很獨特。
黃00:看完有關鱟的介紹,我覺得鱟很可憐因為鱉原本的棲息地被破壞了,而且牠們還被抓去抽血雖然我知道牠們抽血是為了研發疫苗但我希望他們(醫生)抽鱟的血也要適量。
張00:做完簡報後,我有一個想法,就是覺得大家要好好保護鱟,不然人類就一直破壞牠們的生存環境,鱟以後一定會滅亡的,到時候就再也不能看到牠們了。若是想留下鱟,就將最初那份美,珍愛著它並將之守護。
范00:真的十分謝謝基隆海科館讓我們大家對鱟有更深的了解,也讓我不再覺得鱟長得很怪反而覺得很可愛,也謝謝博士讓大家看到非常大的隻的鱟可惜鱟瀕臨絕種不然可能人人都可以養呢!
曹00:鱟是一種很早就出現的一種生物,但遭到人類的破壞導致快要絕種,原因是鱉非常珍貴導致過度捕撈所以請大家珍惜這寶貴的生物。並且不要因為有些動物不是保育類就隨意獵殺喔!
呂00:我覺得這活動讓我對於鱟這個生物有很大的認識,從一開始還疑問:“鱟”怎麼唸? 而經過了這活動,我不會再把鱟唸成ㄅㄧㄝ,還知道鱟的血液對藥品試驗十分重要,因為鱟的血液對於細菌的代謝物十分敏感,所以鱟血有“藍金”之稱。所以,鱟是個對於人類十分重要的生物,我們更應該要努力保護鱟。
補充:
1.「鱟知鱟學」活動是一個很有意義的計畫,能夠在全台中爭取到這1/21的機會,實屬不易,因此師生都特別珍惜!
2.在整個過程中,小朋友每天不斷的記錄,除了培養仔細敏銳的觀察力,在參訪的過程中更讓學生明白了解自己參與的復育計畫,是多麼的重要!
3.感謝奕明老師,在他的指導下,小朋友除了精彩的觀察記錄,更為了角逐成果報告代表權,每組的孩子個個認真投入,連放學後都以共用文件及meet持續編寫簡報,每個人都深刻了解,每一份簡報的產出,都是大家辛苦的結晶!
4.這個活動在奕明老師非常用心的引導下,增進了孩子知識、技能與情意,對於環境保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