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校園大樹
- 環境議題:認識校園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劉慧賢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11.15-113.11.30
- 參與人數:30
目標:
1. 能觀察校園中的大樹並說出名稱。
2. 能完成拓印樹幹及樹葉。
3. 能表現愛護植物的行為。
進行方式:
一、教師帶學生導覽校園,請學生仔細觀察大樹外觀,摸一摸樹幹的感覺,拾取落
葉觀察葉片形狀,察看樹上是否有花或果實,再念出樹上標示的大樹名稱。
二、請學生發表大樹外觀特徵、高度,樹幹紋路是否明顯,樹木是否有花或果實,樹
幹是一個人或多個人才可以圈住。
三、學生先進行樹幹拓印並拾取不同落葉在教室拓印樹葉,拓印後剪貼在圖畫紙上。
四、完成愛護大樹和小花的評分表。
成果描述:
一、透過導覽、解說並實際觸摸、拓印的活動,讓學生的認識校園中的植物。
二、學生學習現況:一年級學生對樹木的了解並不多,經由觀察和觸摸和看影片等活
動,了解植樹及愛護樹木對環境是重要的。
三、教學瓶頸:
(一)拓印時部份學生沒有壓住紙張,或因拓印時力道過度,沒有抓到技巧,拓印
的紋路並不明顯。
(二)學生選取的樹葉紋路不夠粗、不夠明顯、太軟,無法完整美麗的拓印,因此
部份學生是撿了兩次葉子,才體會出紋路明顯的重要。
(三)大部份學生在勸導欺負植物的人給予較少的分數,經過老師的鼓勵後,才有
信心表示未來透過勸導行為會表現得更好。
實施心得:
配合生活課程第三單元親近大樹和小花,在校園中進行觀察大樹並完成拓印樹幹、樹葉,在教室內觀看樹木對環境的影響,讓學生認知植樹的優點,落實愛護植物,維護植物周遭整潔及環境保護的行動。
學習者心得:
1. 學校的榕樹有許多的氣根,但是樹皮凹凸不平,所以拓印起來有點難。
2. 爺爺上次送老師的美勞作品(小烏龜)就是說學校的千年桐的果實做成的,但我們
觀察時,並沒有看到千年桐的果實,老師說果實有毒不能吃。
3. 影片中澎湖的大榕樹好神奇,它的氣根延伸範圍真廣大。
4. 每天在遊戲器材區看到的茄苳樹,仔細觀察才發現樹上有許多一串串咖啡色的小
果實,我們撿了茄苳的果實,有淡淡香味,老師說南部有人將茄苳樹葉和蒜頭放
入雞肉中,做成烤雞或燉雞,真想嘗一嘗。
5. 原來有些大樹也會開花或結果,只是我們平時沒有注意到。
6. 看了網路上用測謊儀對植物實驗的影片,覺得實踐愛護植物的行為也很重要,看
到有人傷害植物時,我要有勇氣勸導欺負植物的人。
7. 進校門就可以看到四季花果區,有芒果樹、柚子樹和龍眼等花果植物,柚子葉聞
起來香香的,讓人覺得很舒服。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