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實驗農場校園農耕發表會
- 環境議題:農村生態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高級中等學校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U28 認識資源有限,考量後代子孫的需求使用,採取節約或替代生活方式
- 策劃/執行人:葉志強/段致平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04年4月22日
- 參與人數:200
目標:
「愛與分享,生生不息」、「校園農耕音樂美食發表會」讓本校師生、幼兒園與特教班的師生皆能擁有五種饗宴: 一是「視覺的饗宴」,經由菜園導覽得到視覺上綠意盎然,美的饗宴。 二是「聽覺的饗宴」,經由菜園音樂會小提琴、大提琴與古箏的合奏,聽覺 上得到享受,性靈得到提升。 三是「味蕾上的饗宴」,由同學親手製作糕餅、點心,使在場學生和老師都 能一享口福。 四是「觸覺上的饗宴」,活動最後,請幼兒園的小朋友親自下田採收,享受 拔菜收成的樂趣。 五是「心靈上的饗宴」,藉由這「校園農耕音樂與美食發表會」活動,無私 的分享與奉獻,讓孩子們學會「分享是福報,能給是福氣」的生命與 品德教育。 深化學生環境保育與愛校敬校的觀念,提昇師生對校園生態環境的認知與覺察,並能凝聚師生對學校的向心力與認同感。
進行方式:
1、參加對象:校長、輔導主任、總務主任、學務主任、幼兒園全體師生、特教班 全體師生,高三演奏同學與工作人員約10人 2、典禮主持:段致平老師與高三信班部分同學 3、舉辦時間:104年4月22日(三) 09:00 - 09:45 4、舉辦地點: 新北市立三重高中開心實驗農場 5、行程: 09:00~09:10 集合、就座 09:10~09~20 校長、主任致詞 09:20~09:30 朗讀與歌唱 09:30-09:45 音樂表演 09:45~9:50 採收 09:50 賦歸
成果描述:
市立三重高中為今日世界地球日,特舉辦開心農場歡慶豐收音樂美食饗宴,利用校園棄置荒廢的畸零地,開墾成一片綠意盎然,葉菜扶疏的「開心農場」,今日(22日)慶祝豐收,段致平老師指導校內高中部學生在菜園中舉辦一場別出心裁的「歡慶豐收音樂會」,特地邀請校內幼稚園、特教班師生,高中部學生在菜園中表演弦樂四重奏與古箏大提琴合奏,並親自製作手工餅乾來招待小朋友,讓他們度過快樂的一節課。 1.綠化與美化校園,提供學生舒展身心之空間 2.學生參與照料,明瞭「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學會不挑食,知福 惜福,感恩敬人的好品德 3.有機菜園之培植,讓學生明瞭環境教育與食安問題的重要 4.讓幼兒園和特教班有一活動與教學的場地,並使其得到娛樂與尊重 5.讓孩子學會無私的分享與奉獻
實施心得:
段致平老師說會開墾這片荒地,是因為看到幼兒園和特教班的小朋友,每天會在老師的帶領下在校園中漫遊教學,而校園中缺少了一塊親近田園與生態觀察的地方,故才決心投入開墾。但過程卻極為辛苦,因為地下大小石塊錯落,而且自身對種菜又毫無經驗,故利用課餘和假日時間,下田耕種摸索,從開墾整地、撒種除草、施肥捉蟲,一步步摸索,終於慢慢在失敗經驗中看到成果,建立起一畦畦井然有序的美麗菜園,園中種植了A菜、萵苣、白蘿蔔、地瓜葉、南瓜、瓠瓜、冬瓜、茼蒿、龍葵菜、秋葵等……,段老師希望能利用這片菜園提供給學生一個生態教育和自然體驗的空間,同時也可以串起學校中高中部與幼兒園、特教班的感情聯繫,而今天這場別出心裁與溫馨感人的音樂會,希望蒞臨的每一位大小貴賓都能因為這一片綠意盎然,得到「視覺的饗宴」;因為一首首動人的優美曲調,得到「聽覺的饗宴」;品嚐由高中部同學親手製作的糕餅西點,而得到「味覺的饗宴」,最後,小朋友將親自下田採收,而得到「心靈的饗宴」。
學習者心得:
負責幫忙製作餅乾與派的三信王O堯同學說,製作的過程雖然艱辛,但只要想到孩子們拿到餅乾時開心滿足的笑容,這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陳瑛姍校長表示:本校一直致力於營造綠色校園,並已連續四年拿到環境教育執行成果特優學校,而今日是世界地球日環保意識也在校園逐漸茁壯,原本這是一片校園裡被棄置荒廢的畸零地,透過老師號召學生一起動手整地、播種、照護,也因為辛勤的開墾與灌溉,讓這片土地、這片農園,串起了高中部、幼稚園與特教班,能讓愛與分享在這兒交流,而今日辦理收成發表看到孩子們在此綻放欣悅的笑容真是很棒的活動。
補充:
新北市立三重高中103學年度開心實驗農場管理實施計畫
一、緣起:本校操場旁畸零地原本雜草叢生,為校園環境的死角,近來食安問題
叢生,有機栽種為大眾想了解及嘗試的方案,遂有開發此畸零地成為
本校的有機實驗農場的構想。又本校有幼兒園與特教班,希望這片農
園也能成為他們親近土地,親近自然的教學用地。
二、實施目的:
(一)規劃使用本校閒置用地,增加校地使用效能。
(二) 運用魚池及雨水回收,促成魚菜共生之初步構想。
(三) 鼓勵教師參與融入教學,提高有機農場經營與栽種之技能及知識。
(四) 透過栽種過程增進品德教育之養成。
(五)讓幼兒園與特教班有一親近土地與自然教學的空間。
三、實施內容:
(一)準備期:整地、佈置、宣導、登記申請、分配場地、增能研習。
(二)播種期:依季節撥種葉菜類種子。
(三)照護期:每日澆水、除草、施肥、觀察與照護
(四)收成期:依蔬菜成長狀況,分別採收。
(五) 發表期:另案邀請幼兒園及特教班師生參與「音樂農耕採收發表會」。
(六)修正期:彙整學校師生反映意見,作為修正經營方式的參考。
四、預期效益:
(一) 提供學生舒展身心之空間
(二)提供校園綠化與美化
(三)由點而面,將校園荒廢閒置之畸零地,皆能依序辦理
(四)學生參與照料,明瞭「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學會不挑食,知福
惜福,感恩敬人的好品德
(五)讓幼兒園和特教班有一活動與教學的場地,並使其得到娛樂與尊重
(六)所有有機葉菜之收成,皆免費分享給學校同仁和幼兒園、特教班營養
午餐,使其吃的健康,吃的快樂
五、本實施計畫陳請校長核可後實施,修正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