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島航普拉斯-海洋減塑
- 環境議題:綠色生活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中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J32 了解永續發展的意義〈環境、社會、與經濟的均衡發展〉與原則
- 策劃/執行人:王曹晏婷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190311-20190322
- 參與人數:562
目標:
一、認識與理解人類生存與發展所面對的環境危機與挑戰:資源耗竭和環境不正義。
二、理解人為破壞對其他物種與棲地所帶來的生態不正義,進而支持相關環境保護政策。
三、教導學生瞭解生態學基本概念、環境問題及其對人類社會文化的影響、與瞭解日常生活中的環保機會與行動。
四、能藉各種媒體主動積極蒐集國內外環保議題與策略。
五、能養成主動思考國內與國際環保議題並積極參與的態度。
進行方式:
一、向黑潮基金會申請2019島航普拉斯成果展巡迴
由學校老師自費向黑潮申請巡展,然後由輔導處夥伴協助布置於學校內的讀書角,
意圖使用境教的方式,讓更多師生能夠看到與理解現今海洋的現況。
二、進行場地布置與教師共備
完成場地布置後,由校內教師自主共備,研究相關海洋資訊如何融入課堂中,共備過程中確認此次由國中地理和高中公民科合作,分別就環境自覺與公平權利的角度切入,引導學生進行理解。
三、進行課堂內前導
教師於課堂內進行前導影片說明外,引導學生用便利貼寫下自己對現今減塑政策與環境自覺寫下想法,自行把自己想法放在所屬象限中,象限內分為"清楚減塑重要性與否"和"自身能否做得到"兩軸處理,結果展現學生大多知道減塑和海洋議題很重要,但缺乏行動力,顯示可由教師端再多引導與帶領學生實際行動。
四、進行現場說明與學生自學
由教師帶學生至布置現場,進行更細部的海洋狀況理解,例如每個海域的差異與相關文獻內容統整,並由學生自學與討論,更加了解現今海洋狀況,同時願意關注相關議題。
成果描述:
1.環境布置
此次爭取到巡展,將其布置在學生人潮往來之處,效果十分好,即便非授課班級,學生也會在平時下課時間就來了解佈展內容,有效讓全校學生約1000人左右都能感受到這議題。
2.課程引導
初次嘗試此課程,兩位合作老師都非常小心翼翼,在課程引導方面未來可以除了象限回饋外,可以多些思考引導與實際行動。
實施心得:
這次非常高興可以和黑潮基金會合作,佈展的材料的確讓師生非常有感,下課時間也很多學生駐足觀賞,校內教師也自動分享黑潮提供的影片,讓各科進行融入。
而在課程進行過程中,的確發現學生大多具有減塑及海洋保育的觀念,但實際上真正落實在生活中卻微乎其微,未來可以在課程多多宣導減塑、垃圾減量甚至設計無痕飲食的行動課程,讓這一切更貼近學生。
學習者心得:
A生:看到這麼多的塑膠在海水裡,覺得很噁心,很難想像就在我們周遭的海洋會變成這樣子,希望人類可以努力減塑。
B生: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海龜會被吸管插入鼻子了,我會比較願意配合政府的減塑政策。
C生:原來每一個海域的情況都不相同,但其實光看成果展沒有辦法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我還蠻想知道更多資訊。
補充:
1.這套課程中,缺少的部分個人覺得是"行動",來年希望設計相關的行動遊戲卡,鼓勵學生由自身開始進行減塑與無痕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