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在地農產品--水果篇
- 環境議題:認識社區
- 執行方法:觀摩學習
- 教育階段:國民中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J29 認知生態的價值與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 策劃/執行人:莊智霖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容易
- 實施期間:109年9月18日
- 參與人數:68
目標:
1. 種植本地特產的水果,進而認識在地經濟。
2. 成為小小解說員,可以說明種植果樹的經歷。
3. 增進對在地的認同感,了解務農的辛苦,更珍惜物資得來不易。
進行方式:
1. 聘請在地水果達人教導學生種植果樹。
2. 修整校園後山前空地,以便栽種果樹。
3. 以4-5同學為一組,共同種植。
4. 每天澆水、同時記錄果樹生長情況,如是否有病蟲害、缺水等等現象。
5. 利用校園落葉堆肥的有機土,給予果樹充足的養分。
成果描述:
1. 學生對於親手種植的果樹更加珍惜,會時時觀察、紀錄。
2. 遇到問題,適時學習上網查詢相關資訊,以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3. 深刻了解務農的辛苦,一食一物當思來處不易。
實施心得:
透過這次的活動,發現學生雖然瞭解在地的水果,但是卻未曾真的親手從頭開始種植,大多只參與採收的時候。看著學生興致勃勃,照著農民的只是種植果樹的時候,一臉歡欣的樣子,就覺得值得了。
學習者心得:
學生1:我終於體驗到種果樹的辛苦,以後就可以利用這個方式幫爺爺一起種果樹。
學生2:自己種果樹,就很期待能吃到自己種出來的水果。雖然等不到那一天就要畢業了,但是還是希望能陪著它一起長大。
學生3:看著水果達人種樹,才知道原來種樹背後的知識有那麼多要學,真的是學到了一課。
學生4:這個活動很有意義,讓我收穫很多,也更認識社區。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