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熊的明天
- 環境議題:全球氣候變遷
- 執行方法:其他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氣候變遷
- 議題實質內涵:E35 覺知人類行為是導致氣候變遷的原因
- 策劃/執行人:曾姿瑋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08/11/5
- 參與人數:5
目標:
1.瞭解什麼是全球暖化,清楚知道全球暖化的原因是人類的行為造成的。
2.瞭解是什麼物質或氣體會造成全球暖化。
3.瞭解什麼行為會造成全球暖化。
4.瞭解全球暖化會對地球帶來什麼樣的災害。
5.瞭解自己可以幫上地球什麼忙?
進行方式:
1.以北極熊影片方式引起學生的好奇心。
2.以PPT介紹有關全球暖化的相關知識與所帶來的問題,最後讓學生瞭解他們可以如何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3.發下兩份與北極熊相關新聞報導讓學生閱讀,並在閱讀後進行議題討論。
4.針對「北極熊該不該因為入侵人類領土被射殺」為討論主題,將學生分成兩組進行辯論。
5.教師針對辯論內容做結論。
6.以「拯救北極熊」桌遊,讓學生體驗北極熊現在所面臨的窘境,引發學生愛護地球的決心。
7.教師進行課堂總結。
8.學習單。
9.學生以小日記撰寫心得感想。
成果描述:
1.學生第一次聽到「全球暖化」的議題,非常好奇且投入,頻頻舉手發問,並且用筆記本記錄下重點。
2.以新聞方式呈現北極熊真實面對的問題,比起繪本教學,學生會感覺較真實且較能體會問題的嚴重性。
3.學生發現北極熊的相關知識和他原本想的不一樣,非常驚訝且好奇。
4.學生能在學習後,瞭解北極熊和企鵝所面臨的困境,以及全球暖化的後果除了會對北極熊造成很大的影響外,甚至也對人類的生活帶來了威脅。
5.學生能瞭解現在已經11月了,有時候天氣還很熱,甚至還能穿短袖的原因。開始會關注相關議題。
實施心得:
1.班上已實施海洋教育相關議題多次,本班現為高年級,對於全球暖化的議題的簡單介紹都能聽懂與理解,成效明顯,因此安排在六年級實施教學較為恰當。
2.教學結束後,孩子們以小日記方式撰寫心得給予回饋,並回顧自己所學,看到孩子的成長,覺得自己是在做很有意義的事,愛護地球不能只是呼口號,我認為讓學生能在課程中有感,才能建立真正愛護地球的想法,並在生活中付諸實現。因此特別設計結合桌遊課程,讓孩子透過桌遊的體驗,發現北極熊因為全球暖化的關係,不僅居住地越來越少,還有可能為了覓食,需要游很遠才能捕捉到獵物,但過程中可能因為體力不支而溺死,學生真正理解問題,找出解決的方案,才是解決整個地球上問題的關鍵,我覺得這部分的發現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也才能真正的在生活中落實節能減碳的活動。
3.以辯論的方式讓學生進行不同角度的思考,除了學生覺得新穎有趣,也讓他們學習從不同的角度思考、看待事物,效果良好。
學習者心得:
1.老師今天用2節課來告訴我們什麼是全球暖化、溫室效應,一開始我只有大概了解,老師說完後我就知道了!全球暖化會讓海平面上升,太多的溫室氣體會導致溫室效應,溫室氣體是本來就存在地球上的,只是因為過多,所以才會造成溫室效應,老師說,就像吃東西吃一點點不會怎麼樣,但一直吃吃個不停的話就會變胖!所以我們應該要一起加油,讓我們的家園變得更加的美好!
2.今天上午的三、四節我們上了有關海洋的水上升、氣溫上升和北極熊,課堂裡我最記得的是北極熊應不應該被殺?全球暖化真的越來越恐怖,以後地球搞不好哪天真的不見,我們難道會做一顆?還是你救的了?所以我們現在就要愛地球,少用塑膠袋、多用環保餐具、用完電要關、少吃牛肉......等。
3.今天早上老師給我們上了一課,題目是--「氣候變遷-全球暖化」,這個課程真的很好玩,老師讓我們認識什麼是溫室氣體,而且溫室氣體本來就在於地球中了,可是因為人排放了過多的二氧化碳和牛排放甲烷,所以讓地球中的溫室氣體增多,這樣就會造成臭氧層破洞,臭氧層破洞就不能吸收溫室氣體,所以就會造成全球暖化,老師還給我們玩了一個拯救北極熊的桌遊,這個桌遊很好玩,我們玩到下課還不想走,還想繼續玩!
4.今天早上姿瑋老師在宣導「全球暖化」。原來,全球暖化會造成極地冰山快速融化,而可愛的北極熊就住在冰山裡,所以為了不讓牠們滅絕,更不能忽視「全球暖化」。而溫室氣體又是什麼呢?當太陽從地表反射回太空,有些氣體會吸收這些光和熱,那些氣體就是--「溫室氣體」,但溫室氣體過多,就會變成溫室效應,讓北極熊的加漸漸不見,而且,有些北極熊會因為找不到食物把自己的孩子吃掉呢!甲烷是牛屁裡的其中一種有毒物質,也是造成溫室效應的元凶!所以,我們可以:(1)自備碗筷(2)少吃牛肉(3)隨手關燈(4)多走路(5)少開車(6)節能用水(7)買有綠色標章的商品!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