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樹谷生活科學館
- 環境議題:生物多樣性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7 覺知人類的發展需要地球環境和生態資源的支持
- 策劃/執行人:楊玉媚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07.4.24
- 參與人數:29
目標:
1.利用博物館內既有資源與相關展區,探索瞭解生命的演化.
2.透過學校及實體展場的學習串聯,提供國小學生參觀科博館前的先備知.
3.增廣見聞:由展場所提供的影片,擴展學生對億萬年前時空的想像.
4.活潑教學:擴展學習場域,活潑教學活動,擴展多元生動的學習經驗.
5.體驗學習:從活動中提供孩子體驗學習的機會,把靜態的知識轉換成實際的 能力,並創造孩子實踐知識的機會.
進行方式:
1.安排導覽員,『問題導向』的學習模式和輔助活動進行解說,探索恐龍滅絕的原因,人類演化的歷程及科技文明的發展.
2.館內提供的ipad 讓學生自主學習.
3參觀恐龍與動植物的標本與化石.
4參觀古代器物,了解現代生活與古代生活方式的差異.
5.學生自由操作館內所提供的互動遊戲設施
成果描述:
1.新型態的ipad導覽,能將它對準恐龍,然後內建程式就會將活生生的恐龍以 3D 方式呈現在ipad螢幕上讓學生更能清楚了解恐龍相關資訊.。
2.學生藉由展場的標本與化石更進一步了解物種的實際的外型及生活習性.。
3.由器物的發展史,激發學生在生活上的創造能力
實施心得:
一、科學園區館裡面內容豐富,可以讓學生在那裡有一整天完整的學習,是個難得的經驗。
二.到館參觀不僅有專家解說,也有各種科學器材讓學生體驗,學生獲益良多。
三.偏鄉的學生父母較少帶孩子出遊,學校的戶外教學能讓孩子擴大視野.
學習者心得:
1.沒想到ipad可以直接對準恐龍就能看到有關恐龍的知識,比聽導覽姊姊解說還方便.
2.親身站在恐龍標本旁才能感受到恐龍的巨大.
3.古代科學實驗的設備雖然比不上現代先進但真的很好奇他們怎麼能想得到要這樣做.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