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教育體驗課程-海廢創作
- 環境議題:海岸海洋海島
- 執行方法:學習服務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梗枋國小體衛組/宜蘭縣戶外教育與海洋教育中心/海邊的接力賽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04.03
- 參與人數:22
目標:
1.透過實地教學活動,擴展學生學習領域並提高學習興趣。
2.踏訪在地環境教育場域,增進對家鄉的了解,提高鄉土與環保情懷。
3.透過海洋環境教育課程,增進環境及海洋教育知能。
進行方式:
1.說明海洋廢棄物的問題概況
2.介紹目前宜蘭沿海正在努力改善海灘廢棄物問題的人們與活動
3.思考我們在生活中可以做的事情
4.利用蒐集的海洋廢棄物塑膠瓶,進行海廢創作,並賦予其意義。
成果描述:
1.原訂今日在室內說明完畢後,將直接帶學生前往梗枋溪口進行淨灘。
2.早上近八時許發生花蓮規模7.2地震,發布海嘯警報。
3.與海邊的接力賽工作室主理人江○蒨老師討論後,決定與下次上課內容進行調整。
4.學生能在過程中仔細聆聽老師的分享,尤其老師所介紹範圍即是宜蘭縣的海灘、梗枋的海岸等地點。由於課程內容接近學生的生活,學生反應良好,課堂上的即時回饋豐富。
5.進行海洋廢棄物創作時,學生也能夠投入創造,製作出屬於自己的海廢藝術品——永生花。
實施心得:
由於突發地震的影響,為兼顧學生安全與讓家長安心,講師安排讓學生進行海廢體驗,可以讓人省思。在大自然面前人們都是渺小的,我們能夠做的有限,但在有意義的行動上可以多加著墨,每個人貢獻一些小小的心力,或傳播愛護自然的環保知識,讓其在學生心中慢慢成長,累積起來的能量也是很可觀的。
學習者心得:
四年忠班吳○儀:做了這一朵花,非常好玩,非常開心。
四年忠班李 ○:我覺得這一次活動非常有趣,因為做這一朵永生花是我第一次做。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