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汙染、氣候變遷
- 環境議題:空氣污染
- 執行方法:觀摩學習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E29 覺知人類發展〈經濟發展與工業發展〉對環境的衝擊
- 策劃/執行人:盧靜芝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2.5
- 參與人數:260
目標:
1.能覺知環境汙染、氣候變遷,跟自己的日常行為有很大的關係。
2.能根據蒐集到的新聞資料,發表人類的哪些行為會破壞大自然。
3.能說出自己可以做到那些愛護地球的行為。
4.能將習得的知識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進行方式:
【活動一】
觀看繪本ppt《不是我的錯》後,透過討論覺知:漠視不僅無助於改善現況,更可能讓事態惡化。分組討論蒐集到的國際環保議題(空氣汙染、海洋汙染、地球暖化等)相關新聞,省思這些議題和自己的關係。
【活動二】
經過討論察覺這些環保議題需要正視並改善的急迫性,找出自己可以做到的實際行動,製作成海報,上台分享。
【活動三】
記錄自己一周的環保行動,將課堂所學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成果描述:
1.觀看繪本ppt《不是我的錯》後,進行討論
2.分享課前蒐集的空氣汙染、海洋汙染、地球暖化等國際新聞,省思這些議題和自己的關係。
實施心得:
經過國際環保新聞的蒐集、討論,學生們更確切的瞭解環保不分國界,需要所有人類共同正視、共同努力,而且有其急迫性。身為小學生的自己,也有可以做到的事情,不僅坐而言,更要起而行,要在日常生活中落實環保行動,才能改變現狀,讓環境劣化速度減緩,進而逐漸改善。
學習者心得:
1.環境空氣的污染是誰的錯?人類
2.避免造成地球暖化的各種行為,讓地球可以永續發展
3.少吹冷氣、暖氣,提醒長輩不抽菸,少製造地球暖化的因子。
4.印度空污嚴重,PM2.5超標17倍,各學校都無限期停止上課,每年還有100萬人死於空污相關疾病真的很可怕。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