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真好
- 環境議題:生物多樣性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蔣宜君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21/3/12-2021/4/30
- 參與人數:18
目標:
1、了解樹的構造與各部位的功能。
2、認識校園的樹。
3、讓學生們了解樹對校園環境及其他動物、昆蟲的重要性。
4、製作筆記小書。
進行方式:
1.透過影片與生活課本的介紹,讓學生了解樹的構造與各部位器官功能。
2.走訪校園,認識學校內的植物與樹木種類。
3.老師製作簡報,引導學生思考植物和動物之間的關係,樹木對校園環境及其他動物、昆蟲的重要性。
4.學生筆記,並製作小書。
成果描述:
學生能了解動物和植物彼此是有關連的,缺一不可。
了解校園的樹在校園環境裡的功能與重要性,並學習欣賞及愛惜樹。
實施心得:
原本學生對樹的認識,停留在樹為「人類」帶來的好處與影響。
藉由更認識樹的課程,引導孩子發現樹對於其他生物、對校園內的昆蟲、鳥類、爬蟲類都很重要,知道彼此的依存關係。
從環境教育做起,以導學生不再以「自己」為中心思考。而是關心身邊環境中,正悄悄發生的事物,期望學生在向自然生態學習的過程中能逐漸建立這樣的認知,以達到與環境共存、永續。
學習者心得:
王同學:我發現樹真的很重要,有樹學校才能有很多不同的昆蟲。
范同學:樹是小鳥和松鼠的家,沒有樹他們就沒有家。
陳同學:很多昆蟲會用樹的顏色當保護色。
廖同學:出去繞校園的時候,看到咖啡色的壁虎在樹上,要很仔細才會發現他。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