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26
葉片數:2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2
2
2
2
2

空氣的流動

發表日期:2020-11-20
發表人:yoyo

空氣污染
  • 環境議題:空氣污染
  • 執行方法:觀摩學習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7 覺知人類的發展需要地球環境和生態資源的支持
  • 策劃/執行人:蕭斯淇
  • 動機: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容易
  • 實施期間:11/5~11/20
  • 參與人數:210

目標:

1.藉由自然課程空氣的單元,跨領域至健康、綜合,並結合環保議題,讓孩子做中學習、體驗空氣的重要性
2.不僅僅理解環境維護的知識及重要性,更學習自己可以從小地方做起,從垃圾減量、愛用環保杯筷,並且回家作業提醒家人,自己家庭可以改善的部分,如早餐帶懷寶盒子去裝,從熱圾減量的角度,降低垃圾量,所以垃圾焚燒量降低,空氣燃燒廢氣降低,進而維繫自身健康。
3.課程中,自然師簡單詞彙用客語教學,希望推廣客家語跟生活情境結合。

進行方式:

第一堂課、第二堂課、第三堂、第四堂課
藉由自然課程,認識空氣的特性,如空氣可壓縮、空氣佔有空間,空氣流動成為風,並且結合生活常識,如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所以教室開氣窗,讓空氣自然流動,進而提醒孩子防疫時期開氣窗的重要性。
第五堂課
孩子們了解空氣特性後,結合維護身體健康(空氣不好會過敏...)及空氣不良對身體的危害,引導孩子們思考空氣的重要性,進而引起他們想要良好空氣的心
客語小遊戲結合水及空氣資源

第六堂課
讓孩子們討論自己可以做什麼,來愛護空氣,莫因善小而不為,孩子們可以從垃圾減量著手、及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並且回家和父母宣導,老師建立獎勵制度,讓孩子們養成用環保餐具的習慣。

成果描述:

1.結合客語、自然、健康與綜合,讓孩子從生活中全方位學習相關知識,浸潤式語言教育。
2.使孩子理解空氣基本概念,空氣可以被壓縮、空氣移動成為風、空氣佔有空間等,利用自然實驗提高學生興趣,進而與相關議題連結。
3.當孩子對空氣理解越多,興趣越高昂時,帶入環保議題,並讓孩子們理解空屋的危害,並從自身做起,降低汙染,進而影響家人。

實施心得:

教師心得,國小學科都被切割為不同領域,但其實是可以縱向連結,讓孩子不僅由點,進而線、面,盡可能理解空氣概念、應用,進而連結到自身可以做的,只要大家都注重汙染,環保從小地方做起,就能成為一種好習慣。

學習者心得:

1.自然好玩又有趣,非常喜歡自然課
2.空氣不只是空氣,更是人生命不可缺少的東西,所以我們要愛護環境。
3.環保餐具、坐公車,這些是我們可以做的事情,空氣變好。
4.最喜歡做實驗了。
5.願意愛護空氣。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感謝老師提報,透過空氣議題融入各項課程,期盼學童提升環境素養,環境教育根本在養成生活的習慣與態度,良好的態度養成後,日後一定會受用無窮。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0-11-23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