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萌遊記
- 環境議題:動物保護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楊郁璘、江宏彬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1-11-10
- 參與人數:208
目標:
受疫情影響,這年段的學生從一年級進小學就讀至今,都沒參加過學校的戶外教育活動,這學期,趁著疫情趨緩,經由三年級老師評估討論過後,決定在期中考後來一趟埔心牧場生態之旅,以彌補學生從未參加過戶外教育的遺憾。三年級親師生至楊梅埔心牧場進行生態之旅,藉由農場中完整的規劃、導覽及DIY學習,並且還有近距離與大型動物親密接觸,讓孩子瞭解更多大自然的奧秘,進而培養愛護小動物和環境的心。
進行方式:
1.解說:覽員員帶著著學生觀察園區的景物及解說園區動物的特性及習性。
2.探索:導覽員帶領學生了解及分辨園區動物的身體構造,及其特殊習性,讓學生能了解不同動物的特性。
3.體驗:導覽員帶領學生體驗餵羊、餵牛的近距離接觸樂趣,及親自擠牛乳體驗。
4.評量:透過學習單讓學生記錄活動日的體驗及心得。
成果描述:
參觀楊梅埔心農場,讓學生們感受到藍天、白雲、草原、牛群的自然風光,享受徜徉綠蔭圍繞環境下的樂活新體驗,及與同學一起在牧場內隨處逍遙欣賞牧場景色的樂趣。
首先搭乘環場列車,導覽人員跟我們介紹沿途的樹木和植物,例如流蘇、山櫻花、茶花…等等。再來是去欣賞動物,例如:袋鼠、羊駝、梅花鹿、水豚…等,導覽老師還仔細向我們介紹說羊駝很愛乾淨;水豚君不是豬,其實是世界上最大的老鼠…等等的新奇知識。
在埔心牧場大自然的教室裡,透過最專業活潑的榨乳解說,還有多項牧野遊樂項目,為讓學生帶來歡樂與感動,也為回憶增添許多繽紛色彩。此外,學生親手體驗擠牛奶的樂趣、餵食小羊、乳牛或至DIY工坊創造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羊駝名牌套作品,讓學生學習自然生態及發揮自我創造力。
實施心得:
此次戶外教育,和學生們利用一天的時間走走楊梅埔心牧場,透過園區了解原本是一片荒野林地,開墾成北台灣第一座牧場,並擔負起協助政府培訓全省酪農的使命,成為酪農產業的重要搖籃之一。而今埔心牧場將不再只是一座牧場,更是北台灣一個休閒渡假的好去處。 近年來,更期望以提供休閒、歡樂、學習的牧場之旅滿足每位來到這裡的遊客。
「坐而看不如起而行」,透過學生們的口頭分享及歡笑聲,這次的行程讓他們收穫滿滿,不僅學到豐富的大自然知識,也拉近了師生及親子間的感情呢!
學習者心得:
學生A:我最喜歡在草地上餵羊的時光,在草地上奔跑好開心。
學生B:最開心的是餵牛吃牧草和摸乳牛,最新奇的是看到羊駝。
學生C:第一次體驗擠牛乳,了解平常喝的牛乳是怎麼來的。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