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31
葉片數:5
澆水器:2
推薦提報

評分項目

5
5
5
5
4

碧潭水岸水利設施環境踏查

發表日期:2023-11-13
發表人:Jade

河川湖泊濕地
  • 環境議題:河川湖泊濕地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郭儒斗主任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小組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121002~1121025
  • 參與人數:40

目標:

*自然領域
ti-Ⅱ-1 能在指導下觀察日常生活現象的規律性,並運用想像力與好奇心,了解及描述自然環境的現象。
po-Ⅱ-1 能從學習活動與自然環境中進行觀察,進而能察覺問題。
*社會領域
2a-Ⅲ-1關注社會、自然、人文環境與生活方式的互動關係。
2a-Ⅲ-2表達對在地與全球議題的關懷。
1a-Ⅱ-3舉例說明社會事物與環境的互動、差異或變遷現象。
*環境教育議題
環E1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環E3 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進而保護重要棲地。

進行方式:

碧潭堰+碧潭堰魚道(新北市水利局主任解說)+瑠公圳引水口遺址+日治時期堤防遺址+大坪林圳引水石腔(文史夏聖禮教授解說)
據點1:【碧潭堰】
(一)自蘇迪勒颱風造成碧潭堰堰體結構嚴重損壞,水利局即著手進行「碧潭堰改善暨周邊環境營造工程」自109年8月開工,於112年7月完工。
(二)新堰體以複合堰型式設計,利用倒伏閘門舉升可增加碧潭水域50公分水深,可擴大休憩水域面積至14公頃,有排洪需求時,放倒倒伏閘門後可降低新店溪碧潭段溢堤風險。
據點2:【魚道】
(一)此次碧潭堰新建堰體,包含右岸一段「豎槽斜隔壁水池式魚道」,是依據施工中生態調查成果及相關條件綜評,加大了暫留水池空間,並調整預鑄的豎槽斜隔壁擺置方式,降低側向流速,可提供有20多種具溯游習性之魚種一條洄家的路。
(二)生態調查團隊指出,魚道型式設計考量,以新店溪常見魚種,以在地魚種的思維及習性,針對游泳性魚類可以在水中逆流而上之外,也可以跳出水面越過落差。
(三)攀爬性魚類如果遇到較高流速,則會離開水面攀附在潮濕魚道側壁匍匐前進;底棲性魚類可以利用鰭墊幫助克服急流。
據點3:【瑠公圳引水口遺址】
(一)以[竹籠蛇]築堰提高水位,達到攔水與分水的水利功能。
(二)瑠公圳引水紀念碑
灌溉臺北農田的瑠公圳,由郭錫瑠及郭元芬父子接續完成,而瑠公圳取水口即高速公路正下方瑠公圳引水紀念碑處。
據點4:【日治時期修築[堤防]遺址】
1924年8月造成新店街區極大水災,台灣總督府決定築堤,一號堤防圍護新店街,計有468間長度,目前尚有一段50間長度的護堤遺構留存下來。
據點5:【大坪林圳引水口[石腔]遺址】
大坪林圳的源頭即為此引水石硿,現在石腔已不具引水功能,僅存約30公尺,由新北市政府列為古蹟。

成果描述:

1.了解新店國小水患的歷史:由學校的"新店公學校沿革史"文本記錄自1989~1919年,其中分別在 1911 、 1912 、 1919 有風災的紀錄。
第一筆西元1911年(明治44年)8/31、9/1水患紀錄,8/31今朝二時漸漸猛烈暴風雨、9/1昨夜暴風雨,新店河水氾濫,市街殆淹滅,學校做為供避難所,收容730人。
第二筆西元1912年(大正元年)8/28水患紀錄,8/28午後七時,暴風雨益,新店街民百二十餘名避難,8/29午前二時,避難者二百餘名,新店溪增水一丈九尺。
第三筆西元1919年(大正8年)8/25水患紀錄,8/25午時三時過,新店溪水一丈四尺,午後五時過避難者約五百餘名,校長晝夜照顧避難民眾。8/26午前三時過,水量減,四時,避難民眾退去。
2.知道堤防的歷史沿革及功能與實地踏查:藉由資料解說知道水患造成新店街區及大坪林極大的災害,台灣總督府決定築堤,一號堤防(混凝土胸牆)圍護新店街,目前尚有一段50間長度的護堤遺構留存下來。
3.知道碧潭堰的歷史沿革及功能與實地踏查:透過資料與水利局主任解說,知道碧潭堰的功能為集水、蓄水及抬高水位以供取水利用與排洪,可提供休憩或水上活動如水舞、划龍舟等水位調節,或降低新店溪碧潭段溢堤風險。
4.了解碧潭堰增設新店溪最大魚道
透過資料與水利局主任解說,知道碧潭堰在新店溪右岸新增新店溪最大魚道,可提供新店溪20多種具溯游習性的魚種一條「洄家」的路。碧潭堰魚道不僅是以當地生態打造適合的水中廊道,未來也可做生態教育。
*成果描述及照片如附件1.PDF

實施心得:

1.學務主任與自治市長、環保小局長利用午休時間,共同蒐集相關資料、討論與規劃這次的碧潭水利踏查活動,其中翻閱的收藏在校史室的百年寶藏"新店公學校沿革史",知道碧潭附近發生過的水患、學校曾當作避難所及為防水災而興建了堤防。
2.因農業灌溉需求而興建的水圳、碧潭堰,而碧潭堰歷經時代演變,興建的目的不僅是為集水、蓄水及抬高水位以供取水利用與排洪,還可提供休憩或水上活動等水位調節。
3.SDGs目標15-保育陸域生態:看到這次的碧潭堰改造-魚道,增加了SDGs目標15陸域及內陸水域生態系保育及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野生動植物保護,將新店溪打造成水漾博物館,除了觀察窗,尚有水下監測攝影系統,以觀測到利用魚道中底層溯游活動的生物,如溪哥、石賓、車栓子、竹竿頭、石貼子、花鰍、三角姑、蝦虎魚、香魚、毛蟹和蝦子等等種類,也可以看到一些河海洄游的物種,如湯鯉、溪鱧、塘鱧、和尚魚、鰻魚、烏魚等等,還看得到一些外來的魚類,如麗魚、鯉魚等等。
4.參與的學生及教師,除了更清楚學校與碧潭周遭水利設施的歷史,也看到以動物為主的生態永續考量所設計建造的碧潭堰魚道,為新店溪洄游性魚類提供一條能順利上溯完成包含產卵、覓食、越冬、躲避災害、尋找適合棲地等需求的路,更清楚了解生態保育的重要。

學習者心得:

劉生:有許多石碑(堤防舊址、瑠公圳取水口、瑠公史蹟碑)隱藏在我們常走的路,只是我們沒有發現。我們到了每個石碑面前,老師都會跟我們解釋......石腔裏面有裂縫,因上面蓋了房子,洞可能越來越大。我很開心這次踏查讓我長了不少知識,謝謝老師們的細心安排。
陳生:這次活動知道蓋碧潭堰可以用來攔水和分水。
莊生:第一次親眼看到專門為魚兒所做的魚道,......讓我更加解碧潭附近的水利設施,感謝學校舉辦這次活動。
林生:這次活動讓我學到很多歷史知識(日據時期建校、發生過2次水災,學校為避難所、修建堤防、瑠公圳、石腔興建......),也讓我對家鄉更加了解。
張生:幸運的是我們在魚道的視窗中看到魚,下次要跟家人一起去。
林生:碧潭水利設施,如碧潭堰、堤防都具有防洪防災的功能。
*學習心得如附件2.PDF

補充:

這次的碧潭水岸水利設施環境踏查提供自治市長的規劃與參與活動的的法治教育、服務學習、以及包含本校的校訂與校本課程、鄉土教育、防災教育、生態教育等。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從學校及社會環境教育的角度出發,不僅有效整合親師生力量,也與社區及在地生活環境結合,透過學習者實際體驗,不僅學習者已學習到如何面對環境問題,也懂得採取環境行動,是很完整的教學課程,不僅活動內容及執行方式敘述清楚、且學習者參與度高,值得肯定,是非常讚的環境教育教學活動,顯見老師的用心與努力,可供他校做為日後推行之參考,故予以極力推薦。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3-11-21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