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的告白
- 環境議題:動物保護
- 執行方法:運用或製作資料及媒體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袁素貞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23/12/4-12/8
- 參與人數:25
目標:
1.認識台灣原生貓科動物-石虎。
2.了解石虎目前面臨之生存危機。
3.能透過閱讀課文內容,了解石虎生態。
4.學習尊重並珍惜生命態度。
進行方式:
1.讓學生充分閱讀課文內容後,小組討論石虎外表特徵、生活環境。
2.根據課文內容,各組發表石虎目前遇到的生存問題。
3.觀看影片,得知臺灣目前正在進行的保育方式,及我們可以如何保護臺灣保育類的動物。
成果描述:
經由課文及影片內容,讓我們了解石虎正面臨數量遞減的危機,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其中最大的三個因素是:路殺、夾殺、和毒殺,多數是因為人類造成的,所幸臺灣還有不少保育人士持續努力,看見幼小的石虎喪失父母,很難在森林裡存活,而人類為了發展,又不斷的縮小石虎的生存環境,我們應該要給其他動物更友善的環境、珍惜生命、不浪費資源,重視環保議題。
實施心得:
在課程中師生都得到許多石虎的相關知識,對同時了解和一般家貓的差別,也產生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的概念。
學習者心得:
1.石虎小時候好可愛。
2.石虎真的和貓好像。
3.石虎被撞死的樣子真的好可憐。
4.我們可以多設置一些標誌讓車子通過時更小心一點。
補充:
配合課文內容,進行小組討論及觀看影片,小朋友經由畫圖的過程,可以更瞭解石虎的特徵及生存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