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狗超級任務
- 環境議題:生態友善科技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8 經由環境美學與自然文學理解自然環境的倫理價值
- 策劃/執行人:六年級導師群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2018.03.20
- 參與人數:70
目標:
1.參與各項活動,探索並表現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並規劃個人運用時間、金錢,所需的策略與行動。 2.能熟悉各種社會資源與支援系統,並分享如何運用資源幫助自己與他人。 3.能覺察並探討周遭環境或人為的潛藏危機,運用各項資源或策略化解危險。 4.能參與計畫並從事戶外活動,從體驗中尊重自然及人文環境。 5.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並利用網路工具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8.了解港都傳統與新興的文化與產業資訊,接受多元化的知識。 9.能將心情與心得記錄下來,並與同學分享旅遊心情與心得。 10.了解人與環境的依存關係,並學習珍惜愛護身旁的環境。 加入輕軌世運探訪
進行方式:
這次教學活動,大人僅是站在一個輔助的立場,主角則是學生的自主學習。在交付任務單後,學生要思考、討論並規畫出闖關的路線、交通工具、經費、策略…,並自己去實踐計畫出來的內容。每組都有一位觀察員(老師或家長志工),他們只確保學生的安全及提醒歸隊的時間,其他時候就由學生自己行動,就算學生搭錯車也是讓學生自己承受結果(真的有一組搭錯車)。學生也因此必需去運用許多已學過的生活技能(像買票、看地圖、問路…)。這也算是前幾年學習內容的總驗收。
成果描述:
這次的課程加入了輕軌、世運主場館等具有環境教育意涵地點的探訪,學生透過闖關活動,全組團隊合作應用所知合力完成闖關任務,過程中接觸了先民的歷史也同時有現代科技的進步,學生能運用多元的方式解決問題並達成目標,過程中能學習到團隊合作、搜集資料、溝通與求助,學生能在過程中建立自信並肯定自我,也了解科技對環境的影響,與科技與生態並存的重要性與可行性。
實施心得:
學生在行前都有先對可能探訪的景點作功課,了解各地的資訊與特色,後完成各種戶外學習計畫,在當天選擇適合的計畫實行,在實行中學生主動的態度更能讓其學習效率加倍,也能對計畫中發生的狀況加以克服。在闖關過程中,學生不但復習了各種大眾交通工具的搭乘,也學到了許多知識與技能,因為只有腳踏實地的體驗與學習,更能萌發出人親土親的認同感與愛護環境的感受。
學習者心得:
世運主場館不是平常會和家人一起來的地點,不過與同學一起來認識它,感覺相常不錯,學到了綠建築的知識也得到珍貴的回憶。
自己準備學習的內容,感覺相當新奇,平常都是老師教我們學,這次小組分配去找資料,大家都很用心,有一種長大了的成就感。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