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239
葉片數:8
澆水器:0
主題活動提報

評分項目

4
4
4
4
4

用心減塑護海洋

發表日期:2018-03-26
發表人:leaf

海岸海洋海島
  • 環境議題:海岸海洋海島
  • 執行方法:演講/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E30 覺知人類的生活型態對其他生物與生態系的衝擊
  • 策劃/執行人:葉和昌、蔡慧玲、邱筠茹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2018/02~2018/03
  • 參與人數:105

目標:

一、播放「海山校園影片」及「太平洋中途島的紀錄片」傳達減少塑膠對於海洋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二、參加「為愛而走」黃柏堯--海龍先生的校園講座,讓學生了解海洋汙染問題,並減少使用一次性的塑膠製品。三、帶領學生撿拾校園垃圾,並將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希望能為地球環境盡一分心力。四、經過一連串的減塑活動與心得討論,學生能養成習慣,自備環保杯、環保袋,以實際行動來愛護地球海洋生態。

進行方式:

一、請學生收看海山校園電視台(用心飲食救地球節目:海灘奇遇記),劇中藉由海山師生角色扮演方式,呈現學生每天從早餐開始,無形中使用很多的塑膠製品。在情節中,一對父子前往萬里的海灘旅遊,欣賞美景,但卻見到海鷗身上纏滿著塑膠袋,差點無法呼吸;海龜鼻孔則插著吸管,將塑膠袋當成水母想要吃下肚。藉由影片內容,學生體認原來塑膠垃圾對海洋生物造成如此嚴重的傷害,進而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減少使用塑膠袋。二、撥放太平洋中途島紀錄片,使學生了解在台灣另外一側的太平洋,海上垃圾面積約是台灣面積的40倍大,而中途島上的信天翁因誤食海洋垃圾大量死亡。學生驚覺塑膠垃圾猶如連環殺手,無法分解,最後受害的將是人類本身。三、參加「為愛而走」黃柏堯的校園講座,海龍先生以其與大海相處的親身經歷,運用戲劇般的肢體語言,積極的向學生訴說有關海洋的美麗與哀愁,讓學生了解海洋汙染問題,並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四、老師帶領學生進行校園巡禮,撿拾校園垃圾,將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也可以將塑膠資源再次利用,避免浪費,讓學生也能為地球環境盡一分小小的心力。五、請學生每天養成習慣,從早餐開始,自備環保杯、環保袋、環保筷。全班集思廣益訂立減塑宣言,宣誓「塑膠減量愛地球」,並每天一起朗讀,以實際的行動來愛護地球生態。六、在減塑活動的過程中,老師提出問題,學生透過分組討論、形成意見、撰寫學習單、上台發表心得等歷程,使學生真正領悟減塑是愛護地球海洋生態的具體表現。

成果描述:

一、學生能透過多元而豐富的方式學習,包括:收看海山校園電視台、中途島紀錄片、參加校園講座、校園巡禮撿拾垃圾並分類、日常生活中使用環保用品、學習單撰寫及分組討論等方式,來真正了解並實踐環保,體會減塑就是愛護地球海洋生物的具體表現。二、學生能逐漸養成習慣,透過日常生活中減少塑膠產品的使用、大家共同為地球海洋環境盡自己一分小小的心力,進而保護大自然的生態。

實施心得:

近幾年,全球各地紛紛傳出擱淺鯨豚的胃中塞滿大量塑膠袋的新聞,位於太平洋中部的中途島,每年有20萬隻信天翁因為誤食塑膠垃圾,致使無法消化而活活餓死。全球預估到2050年,海洋塑膠垃圾將比魚類多,而排名第一的,就是日常隨處可見的塑膠袋。我們一時隨手方便而使用的塑膠袋,卻要用一千年以上的時間分解。不但嚴重威脅海洋生態,也因為食物鏈的因素,更反過來危害人類的生存。因此,透過活動帶領學生做好資源回收的工作,並配合政府今年(2018)禁用塑膠袋的政策宣導,教導孩子自備購物袋、環保杯及環保筷,讓孩子知道只要盡心做環保,就能減緩地球海洋環境的破壞。透過一連串的課程,相信學生能在平時就減少塑膠製品的使用,並影響自己的家人,共同為生態環境而努力。

學習者心得:

一、從影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塑膠垃圾對地球海洋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嚴重傷害。二、我不忍心使用塑膠製品來傷害小動物,我們可以使用環保杯、環保袋來愛護地球上的環境。三、我們應該愛護生態環境,如果過度使用塑膠,不但傷害許多動物,最終受害的就是自己。四、我們不應該短視近利,海洋生物吃到塑膠好可憐,我們應該更尊重生命的價值。五、我應該感謝每一位愛護海洋的人,今天老師帶著我們減塑,資源回收再利用,我覺得很有意義,也是一個很棒的經驗。

補充:

期盼學生能透過省思的歷程,真正認識到減塑的觀念與愛護海洋生物息息相關,並將觀念內化在自己的心中,透過具體的行動來實踐。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很棒的活動,老師的說明也很詳盡,可供他校參考。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18-03-31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