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21
葉片數:2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3
2
2
2
2

山野教育-我的第一座小百岳 大凍山

發表日期:2024-04-02
發表人:周詩涵

森林荒野草原
  • 環境議題:森林荒野草原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中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J29 認知生態的價值與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 策劃/執行人:馬俊雄
  • 動機: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13/2/23~113/2/27
  • 參與人數:16

目標:

山野教育,意在於通過自然界的學習體驗,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合作精神、環境意識和生存技能。其目標不僅僅是讓學生們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實踐活動,讓他們學會如何與自然和諧共處,如何在自然中找到生活的樂趣,以及如何解決面對的各種挑戰。

進行方式:

1.以學校鄰近的大凍山為施行地點
2.進行體能訓練、行前規畫、任務分組與工作分配、舉辦行前說明會。

成果描述:

1.參與登山的教師和學生們實際體驗爬山的過程和相關裝備的正確使用方法。
2.反思本次戶外教學,並作為下次進行有意義的戶外教育探索學習。期盼學生能建構主動學習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開拓其眼界與胸襟,培養對多元社會的理解與關懷。 
3.從爬山的過程中,親近喜愛大自然,自己製造的垃圾自己帶回,實地做到無痕山林的環保概念,愛護環境,使得良好的生態能得以延續。

實施心得:

爬山不僅是一項對身體有益的運動,更是一種深刻的山野教育。藉由這次的活動學生能夠直接接觸自然,體驗大自然的奧秘和力量,從而培養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不僅是個人身體素質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心靈的成長和價值觀的塑造。
長時間的徒步行走和攀爬,考驗著學生的體力和耐力,同時也鍛煉了他們面對困難不退縮的堅韌性格。出發當天其實天氣並不好,面對不確定的天氣和複雜的地形,學生需要不斷地調整策略和應對方法,這種經歷能夠增強他們的適應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者心得:

1.自己的垃圾要自己帶下山,老師說環境是要大家共同維護,不要因為一己之私造成環境的污染與負擔。
2.爬山的過程雖然很辛苦,但是登頂成功很有成就感,以後如果有相關的山野教育活動還會想要參加
3.第一次和老師同學一起去爬山,行動與想像還是有很大的距離,越想爬得快可是卻越走越慢!到後段陡上的時候有點想放棄,謝謝老師和同學的互相幫忙,不斷給予鼓勵,第一次爬小百岳就登頂,因為有大家的激勵而能挑戰成功!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教師推動山野教育,帶領學生攀爬大凍山,通過自然界的考驗與挑戰,從行前準備與說明,到面對天候和地形,須具備足夠的體能與高度的心理素質,來克服解決遭遇的問題,才能享受登頂的成就感。活動前的準備工作與活動後的綜合活動,教學者安排學生親身體驗,把握難得的經驗,若能上傳學生們的學習成果則更佳,例如:學習單成品或心得寫作等-學生寫作且經老師批閱及回饋,更能深化環境學習的成效。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04-16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