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大不同
- 環境議題:生物多樣性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黃意雯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14.11.1-2014.3.26
- 參與人數:24
目標:
1.認識校園植物的果實與種子。
2.能觀察不同植物的果實與種子。
3.能辨別不同植物的果實與種子。
4.了解種子的傳播方式。
5.對於周遭環境的植物會主動去觀察了解。
進行方式:
1.利用早自習時間帶小朋友觀察校園植物的果實。
2.收集校園植物成熟或掉落的果實。(提醒小朋友只能撿拾掉落的果實,勿直接攀折花木)
3.介紹這幾種果實與種子的特色、傳播方式。
4.讓小朋友先觀察收集到的果實並畫下來。
5.再讓小朋友取出種子,觀察種子的外觀並畫下來。
6.請小朋友分享觀察心得及感想。
7.老師歸納統整:校園就像個藏寶庫,仔細觀察,就能發現許多大自然的奧秘。
成果描述:
1.經過這次的活動,小朋友對校園中有的果實與種子產生好奇心,會比較想去了解那是什麼植物。
2.有些小朋友對畫圖不太拿手,但老師示範後,大部分的小朋友都能將果實與種子的外觀畫下來。
3.能分辨楓香、倒地鈴、烏臼、山芙蓉的果實與種子。
實施心得:
我們的校園中有個生態園,隨著季節的變化,總有不同的果實成熟,就像個藏寶庫。11月時,看到烏臼的果實成熟,爆裂開來,就像長在樹上的爆米花,楓香樹下,每天都有一顆顆的果實掉滿地,家裡的倒地鈴像氣球般的果實,裡面藏著愛心圖案的種子,我希望小朋友也能欣賞到這些可愛的果實與種子,因此設計了這次的課程。我們撿到了很多楓香,但楓香的種子在哪裡?上網查了才知道把楓香裝在袋子或盒子裡搖一搖,楓香的種子就會掉出來,但小朋友實作時,卻發現只要拿著楓香的梗敲打果實,種子就會跳出來,好有趣!倒地鈴的果實和種子都很特別,也獲得最多小朋友的喜愛,因此被當作這次課程的獎勵品,大家都搶著帶回家種。經過這次的課程,有些小朋友現在都會特別注意校園植物上的果實,看到樹上有果實就問我,那是什麼?也會將他們收集到的果實與種子帶來給我看。為了收集這些果實,讓我發現原來果實從長出來到成熟,還要經過好幾個月,比我想像中的時間長很多。其實果實的種類有好幾種,但我們這次觀察的好像都是蒴果,下次可讓小朋友觀察其他類的果實,再做比較。
學習者心得:
1.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倒地鈴,它的果實像泡芙一樣膨膨的,而且一捏就扁,最特別的是,它黑色的種子上,有一個白色的愛心圖案,真可愛!我覺得植物真奇妙,竟然可以長出這麼有趣的果實和種子。
2.我覺得大自然很奇妙,因為每種植物都長得不一樣,以後我要更用心觀察植物,不要以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3.經過這次的活動,我覺得我應該多去觀察、了解不一樣的植物,也要去愛護植物,這樣才能讓我們身邊充滿大自然的美景。
4.楓香的果實刺刺的,要用搖或敲的方式,種子才會跳出來,它的種子像小蝌蚪,很可愛。烏臼的果實像黑色的開心果,種子白白的,像小太空人。山芙蓉的果實像一朵花,裡面毛毛的,種子像一隻隻的迷你蜘蛛,又像一粒粒好吃的山粉圓,真特別。其中我最喜歡倒地鈴的果實和種子,倒地鈴的果實很像氣球,輕飄飄的,種子是黑色的,上面還有一顆白色愛心,好像藝術品。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