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藍染:探索植物的顏色密碼
- 環境議題:綠色生活
- 執行方法:觀摩學習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 議題實質內涵:E39 覺知人類生存與發展需要利用能源及資源,鼓勵生活中直接利用自然能源或自然形式的物質
- 策劃/執行人:張文宿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24/04/18
- 參與人數:260
目標:
1.探索自然植物染料的使用方式。
2.理解可持續染料製作的過程及對永續環境的好處。
3.運用不同的抓渣染技法,製作出自己獨一無二的運動會方巾。
進行方式:
1.藍染智慧介紹: 藍染是一種古老的染色技術,融合了人類與自然的智慧,既環保又美麗。
2.生活中可作為自然染料的植物
馬藍、臭風草、黑木藍、茶葉等: 這些植物含有天然色素,可用於染色。以及探索自然資源的美妙: 生活中處處可見的植物可能就是我們製作染料的寶藏。
3.藍染步驟及紮布染方法介紹
藍染步驟: 包括準備染料、浸泡布料、定色、洗滌等。
多種紮布染方法: 如結紮染、折染、印染等,每種方法都能創造出獨特的圖案效果。
4.學生實作與體驗
學生實作紮布法: 學生親自動手實踐所學的紮布染技術,創作屬於自己的藍染作品。
完成藍染學習單: 學生在實作過程中記錄學習心得與技巧,形成藍染學習單。
5.作品展示與應用
運動會上展示作品: 學生完成的藍染作品可在學校運動會上展示,為活動增添色彩。
圍脖使用: 完成的藍染作品可當作圍脖使用,展現學生的創意和技巧。
成果描述:
1.課堂解說: 教師解說藍染的由來、原料、製作方式,介紹藍染的歷史和特色。
2.實作活動: 學生將上週綁紮好的染布按步驟進行清水浸泡、按摩、脫水,然後放入3.藍染液中浸染、攪拌,待上色後取出脫水、漂洗、晾乾。
學習單製作: 學生在等待染色的時間製作學習單,記錄藍染相關知識和學習心得。
4.學習的困難點:由於學生未曾紮染過棉布,需要花較多時間在指導綁橡皮筋及摺疊棉布的方法上。
5.教學瓶頸:
(1)植物選擇: 藍染的植物有許多,教師需要上網查證各種植物染後的顏色及染色效果,以提供準確的指導。
(2)技術指導: 教師需耐心指導學生綁橡皮筋及摺疊棉布的方法,確保學生能夠順利進行實作。
實施心得:
從教師的角度來看,這次的藍染課程是一次寶貴的教學經驗。透過課程,我不僅能夠教導學生藍染技術,還能夠向他們傳遞對自然永續的重視和尊重。我看到學生在實作過程中展現出的興趣和創造力,這讓我感到非常滿足和開心。同時,我也意識到在未來的教學中,應該更加重視對自然環境的教育,幫助學生樹立環保意識,促進可持續發展。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可以藉著製作出自己的藍染作品,來體會天然植物的好以及永續的重要。
學習者心得:
學生A:
這次的藍染課程讓我感受到了創造的樂趣,我從中學會了尊重傳統文化並擁抱自然的美好。
學生B:
參與藍染課程是一個挑戰,但也是一個充滿收穫的過程,我體會到了合作與耐心的重要性。
學生C:
這次的藍染課程讓我深刻體會到了自然永續的重要性,我從中學會了如何以尊重自然的方式製作藍染作品,並珍惜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學生D:
在實作藍染的過程中,我發現了自己對藝術和創造的熱愛,這讓我更加熱衷於學習和探索。
學生E:
參與藍染課程讓我對自然資源的寶貴性有了更深的體會,我將以更加環保的方式生活,並將這份環保意識傳播給身邊的人。
補充:
這次藍染課程的實施讓我意識到,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和技能,更是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通過對自然永續的重視和尊重的教育,我們不僅能夠教育出技術優秀的學生,更能夠培養出具有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未來公民。因此,我會在以後的教學中更加注重對環境教育的融入,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也能夠瞭解保護地球的重要性,為可持續發展盡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