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角生態日
- 環境議題:認識校園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生態小志工團隊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6/4
- 參與人數:75
目標:
1、提升學生對校園生態的認識和關注。
2、培養學生愛護環境的意識和責任感。
3、提高學生的解說與合作能力。
4、促進學生間的互動和團隊合作。
進行方式:
一、生態社團勤學習。中角國小前有榕樹爺爺,後有茄苳叔叔,還有許多台灣原生植物環繞在操場四周,生物多樣性的環境,讓中角校園生生不息~。中角國小有一群熱愛自然生態的小志工們,每週一的課後時間上課,由兩位指導老師帶領孩子們認識校園內的原生植物,觀察、記錄生長環境、實際進行栽種、練習分享報告,提升孩子對自然領域的素養,更充實了他們在生態、生活及生命教育的內涵。
二、生態日當天活動。在校園中設站,全校學生分組跑關,聆聽各站小志工介紹校園原生植物;生態小志工將所學內化,在大家面前侃侃而談,令全校師生為之讚嘆,同時也讓中角寶貝對於中角校園有更深的認識!
成果描述:
1、學生對校園生態的認識顯著提高: 學生們通過參觀和解說,學習到許多關於校園植物、動物和昆蟲的知識,提升了他們對校園生態環境的認識。
2、環境保護意識增強: 活動過程中,小志工和參與學生都表現出對環境保護的重視,活動後學生們紛紛表示將更加愛護和保護校園環境。
3、小志工的表達和領導能力提升: 小志工在解說過程中鍛煉了自己的表達能力,學會了如何有效地傳達信息,同時增強了自信心和領導能力。
4、學生間的合作與互動加強: 透過分組和關卡解說活動,學生們在互相合作和交流中建立了更好的團隊精神
實施心得:
1、活動組織與安排: 活動按計劃順利進行,學生們積極參與,校園氣氛熱烈。各組在指定關卡依序輪流參觀和學習,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充分了解各個生態點的特點。
2、小志工表現: 小志工們準備充分,解說內容豐富,表達清晰。他們在解說過程中展現了出色的領導能力和責任感。
3、學生反應: 學生們對生態知識充滿興趣,積極提問並參與互動。各關卡的設置和活動設計有效地激發了他們的學習動機。
4、整體效果: 活動達到了預期目標,學生們對校園生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並且學會了愛護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學習者心得:
小志工甲生(5年紀): 今天的活動讓我學會了如何用簡單、有條理的方式向同學們介紹校園的生態環境。我很高興看到大家對我們這一組的解說感興趣,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小志工乙生 (4年紀):參加小志工培訓鍛煉了我的講解能力和自信心,並加深了我對中角校園動植物生態的瞭解,明年還要繼續參加生態社。
小志工丙生(3年紀):在活動中,我發現當我能清楚地表達時,同學們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的解說。我也學到了如何耐心地回答他們的問題,參加生態社除了變成植物小達人外,順便提升溝通技巧和耐心,這是額外的收穫呢!
參與學生甲:這次生態日活動讓我了解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校園植物和動物。我覺得小志工們講得很好,很生動有趣。
參與學生乙:學到了很多新的生態知識,我要更加珍惜中角的校園環境。
參與學生丙:我最喜歡的關卡是夏枯草站,整個都是種子讓我覺得很驚奇。
參與學生丙:我喜歡小志工教我們用平板做遊戲,邊玩邊學習植物知識很新奇。。
補充:
生態日是本校重要校本活動,能順利有兩個原因:
1、指導老師在活動前進行充分的培訓和演練,讓小志工們熟悉解說內容和流程,並提前進行分組和關卡設置。
2、 每個說明關卡均簡潔明瞭,小志工不容易出錯,並配備適當的互動活動,增加學生的參與感。
通過校園生態日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們對校園生態環境的認識和關愛,還促進了他們的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