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枋國小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
- 環境議題:環境藝術
- 執行方法:其他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8 經由環境美學與自然文學理解自然環境的倫理價值
- 策劃/執行人:梗枋國小總務處/教育部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很困難
- 實施期間:112.09-113.06
- 參與人數:100
目標:
梗枋國小是一所位於台灣東北角的美麗小學,依山傍海,自然美好。校園依山傍海,依地勢層層堆疊,校舍規劃如三合院圍繞中央小廣場並眺望綠色操場及海洋。學校為無圍牆校園,與社區融為一體,綠意盎然的校園,隨時散發自然美學氣息的學習氛圍。這樣氛圍雖美好,但卻未能與時俱進,已無法符應現代多元教學的需求,亦無法凸顯學校發展的特色。
故本計畫理念旨在推動整體校園美感再造,結合在地環境資源特點,塑造兼具美感素養與教學實用的校園環境,培養師生及社區民眾對美的覺知與欣賞,透過境教淬鍊師生美感思辨能力,並能共同參與、對話討論與力行實作,攜手共作校園美感再造。
計畫目標:
1、形塑校園美感環境之教學情境,涵養師生美感細胞,淬鍊師生美感思辨能力。
2、以生態概念為主軸,營造兼顧梗枋山海文化、在地自然環境及整體美感之校園 教育場域,強化學校特殊環境美學特色。
3、結合蘭陽平原在地龜山島的傳統民俗文化,參考在地文獻、俚語、耆老相傳資料塑造出親近龜山島的美學環境。
進行方式:
1.校長與總務主任邀請設計師等多次到校,共同計劃設計上述內容。
2.由廠商到校施作。在施作前後,校長帶領中年級學生將校內原本沒有規劃的盆栽進行整理,使原本較為散亂使用的空間趨向整齊。
3.完成後分成三個主要部分,一為入口主題意象牆面,二為廚房旁邊茄冬樹下鳥巢蕨平台,三為後山美感山林小徑。
4.三個部分完成後,校長與老師陸續安排學生到場欣賞,並進行教學。
5.本校本土語老師(體衛組)針對入口主題意象牆面,跟低年級學生說明關於龜山島與梗枋、宜蘭縣的關係,透過此牆面了解早期人們常藉由龜山島觀察天氣的變化另外龜山島也是在地人們的精神象徵,而宜蘭縣的地形使不同地方觀察龜山島,看起來像是龜山會轉頭等都是屬於本土的環境特色。
6.在茄冬樹下的鳥巢蕨平台周圍,本校美勞老師(總務主任),引導高年級同學進行陶土花器創作與燒製,並在校園其他部分採集鳥巢蕨(山蘇),引導同學進行校園美感布置。
7.在後山美感小徑方面,由宜蘭在地藝術家帶領中年級學生協助製作昆蟲旅館,並由校長帶領學生走上小徑,在小徑的盡頭掛上昆蟲旅館,一方面視為裝置藝術,一方面則為此地製造更多昆蟲可以躲藏的空間,促進生態豐富。
成果描述:
本計畫包含三個主題,旨在營造與山林和海洋相連的氛圍。
一、入口主題意象牆面
梗枋國小是距龜山島最近的學校,校園望向龜山島的視覺焦點是「平底鞋」的形象,與傳統人們認為的「大海龜」形象相異。因此,將設計一個互動式教學牆面,展示石城、梗枋、竹安、大福和蘭陽溪口等地點的龜山島形象。牆面設置旋轉的龜島山裝置藝術,結合宜蘭當地俚語,使人們更了解龜山島與蘭陽平原的地理關係與連結。
二、茄苳樹下鳥巢蕨平台
校園內有豐富的蕨類植物。故將以「鳥巢蕨的家」為主題,設計一個教學與休憩平台,位於行政樓與廚房之間的茄苳樹下,周圍生長著多種蕨類,適合進行相關的教學活動,也讓學生有一個感受環境之美的空間。
三、後山美感山林小徑
梗枋後山原有兩條廢棄小路,將清理一條可通行的小徑。並於其中尋找適合進行樹攀教學和昆蟲觀察之區域。也讓校內師生拓展可進行環境教育的場域。
實施心得:
執行策略與內容
1.前期準備:
成立「永續與美感校園環境規劃小組」,凝聚校內教職員、學生、家長及社區對改造方案的共識,尋找理念相符之景觀設計師(或建築師)協助規劃設計。
2.計畫期間:
參訪曾獲獎學校觀摩取經,並考察本縣及鄰近縣市具特色之藝術園區,如:中興文創園區、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蘭陽博物館、台北市表演藝術中心、淡水古蹟文化園區、台北市華山文創園區…等,透過觀察記錄、討論對話及分享,期能確保計畫之可行性及可用性。
3.執行期間:
與景觀設計師(或建築師)及得標廠商保持良好的聯繫,仔細監工,掌握施工進度及預
算執行,確保施工品質。教師團隊著手規劃設計自然科技與藝術人文領域教學方案,
以期能善用『開啟塵封三十年的後山美感小徑』的設計功能。
課程、活動及教學結合與融入
1.自然科學結合與融入:鳥巢蕨平台與後山小徑的建置可以親近山林生態的,鼴鼠、穿山甲、山豬、台灣藍鴂、鳥巢蕨等動植物,讓孩子能就近觀察山野動植物,並記錄在地四季的變化。
2.藝術與人文結合融入:透過山林與海洋的探索活,讓學生觀察與體驗,藉由雙手的創造、眼睛的探尋以及鏡頭的紀錄,激發孩子更多的五感體驗。
3.特色課程結合與融入:校的特色課程「山海故鄉 驚艷梗枋」以「生活創意」與「自然美學」二大軸線,融入在地環境「森川里海」的元素,讓學校變成社區縮影。
4.各項活動結合與融入:後山美感小徑是學校山林與海洋的承載地,能鳥瞰整個港方社區,遠眺龜山島與梗枋漁港,也能穿梭林間探索在地生態,能延伸多元美感教育課程,戶外的氛圍更讓人有放鬆自由飛翔的快感,亦有節能減碳的功效。
學習者心得:
五年級林○倬:我很喜歡鳥巢蕨也很喜歡做陶土,能把這兩種東西結合在一起我很開心。
二年級林○芩:我知道了龜山島為什麼會轉頭,學校辦公室旁邊改成這樣很特別很有趣。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