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防災日演練
- 環境議題:防災教育
- 執行方法:實體遊戲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災害防救
- 議題實質內涵:E38 覺知天然災害的頻率增加而且衝擊擴大
- 策劃/執行人:黃瑋諄、江明淵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09.20 0921-10:10
- 參與人數:840
目標:
一、提升師生防災意識及國家防災應變能力
二、加強災防告警及緊急警報訊息的實際運作
三、師生模擬地震發生時,避難掩護演練嚼逃生。
四、熟悉「趴下、掩 護、穩住抓住桌腳」要領
進行方式:
09:21 指揮官:(全校廣播)現在地震發生,請全校師生依「趴下、掩護、穩住,抓住桌腳」要領,就地掩避保護頭頸部。
09:24(1)指揮官:(全校廣播)請避難引導組就位並先檢視避難疏散路徑是否OK,請緊急救護組至操場司令台附近設置急救站。
(2)指揮官:(全校廣播)現在地震暫歇,請大家不要慌張,帶著防災頭套或拿書包、書本保護頭頸部,安靜的向操場集合,並遵守「不語、不跑、不推擠」的安全原則。離開班級請攜帶班級防災緊急避難包,並保管好個人手機及貴重物品。
09:31
(1)指揮官:災害應變中心成立,請各組組長到前面領取無線電,同步測試無線電。
(2)指揮官:請各組到台前集合,並清查人數回報。
(3)通報組組長:報告指揮官,通報組人員應到4位,實到□位,完畢。
(4)避難引導組組長:報告指揮官,避難引導組人員正在疏散全校師生,待疏散、清點完畢後再行回報,完畢。
(5)搶救組組長:報告指揮官,搶救組人員應到10位,實到□位,完畢。
(6)安全防護組組長:報告指揮官,安全防護組人員應到8位,實到□位,完畢。
(7)緊急救護組組長:報告指揮官,緊急救護組人員應到4位,實到□位,完畢。
09:31(1)指揮官:請避難引導組完成全校人員清查,並掌握有無受傷、受困或失聯情形,完畢。
(2)避難引導組組長:收到,完畢。
(3)搶救組組長:報告指揮官,搶救組目前清點可用之搶救工具及協助緊急救護組設置急救站,完畢。
(4)指揮官:收到,完畢。
(5)指揮官:安全防護組請攜帶建物危險判定表巡檢各棟建物狀況並請注意自身安全,完畢。
(6)安全防護組組長:報告指揮官,安全防護組已編成2組至各責任區巡視建物或硬體有無損毀、傾倒等,完畢。
(7)避難引導組組長:報告指揮官,各班人員持續清點中,完畢。
(8)指揮官:收到,完畢。
依序依照學校腳本辦理
成果描述:
一、每學期辦理逃生演練,並依照以下程序辦理:災害發生與察覺:地震速報系統發出警報,地震來臨。避難疏散及應變啟動 : 地震稍歇;災情掌握與清查回報 : 成立緊急應變組織 (含應變組織人員清點);緊急搜救與傷患救助 : 失蹤學生搜尋'失蹤學生搜尋;災後通報校安及相關單位;學生安置(家長接回) : 指揮官針對地震發生使用廣播設備,向全體親師生進行安撫。指揮官:請避難引導組引導家長於急救站接回學生,完畢。 指揮官:剛剛學校已派人檢視全校各棟建物,並無任何狀況,請各班導師引領學生安靜返回教室,後續請持續觀察如有餘震發生仍依就地掩蔽及避難疏散原則進行安全集結避難。另外,請各組整理相關器具,進行復原動作。演練結束,召開檢討會。
二、因為每年都惠新進同仁加入學校教育工作,因此多一次演練就能獲得多一分保障,並促進同仁對於任務熟悉度,全體夥伴也投能積極投入其中。
實施心得:
1.因為每年都會進行演練,所以學生都能於地震暫歇,請大家不要慌張,帶著防災頭套或拿書包、書本保護頭頸部,安靜的向操場集合,並遵守「不語、不跑、不推擠」的安全原則。離開班級請攜帶班級防災緊急避難包,並保管好個人手機及貴重物品。
2.災害應變中心成立後,各組組長都能迅速就定位,殯依照任務分工進行,級任老師都能迅速完成人員清點級安撫學生情緒。今年重新編組,再統計各班級人數回報時,比較生疏,有需要再加強訓練,整體演練表現很不錯,下次可以加入人員受傷需要後送醫院。
3.本次演練配合國家防災日警報聲演練,學生聽到警報聲後,都能在老師指揮下,進行相關演練措施,值得肯定,學生都能做到「趴下、掩護、穩住」並保護頭部。並提升師生對天然災害的認識和緊急應變的能力。
4.災害應變中心成立後,各組組長都能迅速就定位,殯依照任務分工進行,級任老師都能迅速完成人員清點級安撫學生情緒。整體表現非常不錯
學習者心得:
1.上課時突然警報無預警響起,同學們都受到驚嚇,並就地掩護、趴下、穩住,表現很好,獲得老師的肯定。
2.大家井然有序依照平常演練動線,迅速到集合點集合及清點人數。
3.我看到每一位同學都能將防災頭套戴起來,沒有防災頭套同學,也會用書包保護自己的頭。
4.老師說多一分準備,多一份練習,就能於黃金時間,保住性命。
5.我躲在桌子下面,抓住桌腳;保護頭部,老師誇我做的非常確實。
6.防災逃生演練真的非常重要,經由平日的練習,真正碰到地震時才不會過度驚慌,不知所措。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