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更美麗-乾燥植物書籤製作
- 環境議題:資源處理與再利用
- 執行方法:演講/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吳品萱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13.10.15-113.10.21
- 參與人數:19
目標:
1.能仔細觀察校園裡的植物。
2.能知道花、草、樹木有不同的顏色、大小和形狀。
3.能親近植物,愛護大自然。
4.能了解乾燥植物的作法。
5.能利用乾燥植物組合拼貼出書籤。
6.能欣賞與分享創作作品。
進行方式:
第一節
一、引起動機
1.教師提問:你在學校見過哪些植物?
2.兒童發表:
(1)黃色的花。
(2)紅色的花。
(3)百合花。
二、發展活動
1.教師提問:親近學校的植物時,要注意什麼事情?
2.兒童分組討論後發表:
(1)要專心觀察。
(2)不可以摘花。
(3)要保持安靜,才不會嚇跑蝴蝶和蜜蜂。
(4)觀察後一定要使用肥皂徹底清洗雙手。
3.教師提醒:
(1)若在野外觀察,因部分植物有毒,小朋友無法辨識,不應以觸摸方式進行觀察。
三、綜合活動
1.下堂課活動說明。
第二節
一、引起動機
1.教師講解規則並叮嚀學生:
(1)只能撿拾掉落在地上的植物。
(2)樹葉大小最大不超過手掌。
(3)到小公園、校門附近進行撿拾。
二、發展活動
1.師生下樓撿拾樹葉及花朵。
2.教師發下厚白紙,引導學生將植物擺成想要的樣子,並告知學生會將植物進行壓扁及乾燥。
3.教師介紹乾燥植物的過程:
(1)將學生的植物一層一層疊起來。
(2)利用字典的重量將植物壓扁。
(3)放入大量的乾燥劑,並用塑膠袋將全班的植物包起來,隔絕空氣。
三、綜合活動
1.收回學生排好的植物,壓扁並進行乾燥。
第三節
一、引起動機
1.教師提問:為什麼只能撿拾落葉、落花,而不能直接摘?
2.兒童發表:
(1)如果大家都摘採花、草、樹葉和果實,校園裡就沒有漂亮的植物可以欣賞。
(2)摘掉植物的花或葉子,植物就不能好好生長,也不能結出果實,小鳥或小蟲就沒有食物可以吃。
二、發展活動
1.教師發下已經乾燥完成的乾燥植物,引導兒童進行創作「乾燥植物書籤」,在紙上拼出自己喜歡的圖樣。
2.構圖完成後用膠水固定。
三、綜合活動
1.作品完成後,教師引導兒童進行發表與鑑賞,讓兒童都能欣賞與分享創作作品。
2.教師收回,幫學生護貝加固。
成果描述:
1.透過這次的課程活動,帶領學生認識校園植物,並仔細觀察植物的特徵,知道植物有不同的大小以及花色。
2.透過課程活動學生能更親近植物以及愛護大自然。
3.學生能知道乾燥植物的方法,並利用乾燥後的植物,拼出屬於自己的專屬書籤。
4.完成書籤之後學生能上台分享自己的創作。
實施心得:
這一次的課程活動十分有趣,除了帶學生認識校園植物之外還帶學生撿拾落葉及花朵並製作成乾燥花書籤,讓學生欣賞植物的不同美,盛開的花很美,掉落的落葉也可以再次利用,讓它們活起來,展現不一樣的美。
在課程進行的過程當中,學生都十分投入,踴躍回答問題,認真專心操作,表現得很棒,雖然歷時三節課才完成這次的課程,不過學生對於自己的作品很喜愛,老師也很喜歡這次的課程活動,我們都收穫滿滿。
在上課的過程當中,學生不僅可以說出老師希望他們所要回答的答案,讓老師可以知道他們有學會課程要帶給他們的知識,甚至在課堂最後的分享過程中,學生也能明確分享自己製作書籤的想法。
最後,下次要進行類似的課程時,可以將學生分組,增加一些小組活動,讓同儕之間有互相討論的機會。
學習者心得:
1.學生很喜歡這次的乾燥花書籤課程,對自己的作品都十分滿意,有許多學生要將乾燥花書籤帶回家分享給家人。
2.學生將願望寫在書籤上,希望自己在使用書籤的時候都可以開心、快樂。
補充:
這是一個很棒的手作活動!製作乾燥花書籤不僅能讓學生發揮創意,還可以增加對植物的欣賞和靜心製作的過程。若學生在活動中有所收穫或感到放鬆,這也能成為有意義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