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34
葉片數:1
澆水器:1

評分項目

1
1
1
1
1

海洋教育-尋找白鯨貝魯卡

發表日期:2021-05-20
發表人:君名

海岸海洋海島
  • 環境議題:海岸海洋海島
  • 執行方法:演講/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李錦宏、黃君名
  • 動機: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0年5 月12日
  • 參與人數:85

目標:

1.透過與海生館合作,了解海洋哺乳類動物的生態。
2.學習如何透過桌遊的方式,讓學生認識海中的哺乳類動物。
3.了解海洋哺乳類動物的生態,並知道遇到受困鯨豚該如何幫助。

進行方式:

1.介紹海洋哺乳類動物-鯨豚,說明其由來、生活環境、種類。
2.介紹海洋哺乳類動物-鯨豚的特色,牠特殊的溝通方式。
3.介紹屏東海生館的三隻小白鯨。
4.介紹如何解救受困鯨豚。
5.介紹屏東海生館研發的「尋找白鯨貝魯卡」桌遊的遊戲方式。

成果描述:

1.鯨豚由5000萬年前的陸生偶蹄目入水後演化而成。
2.適應水下環境,鯨豚的前肢進化為鰭,後肢退化,並生出水平的尾鰭。鼻孔移生至頭頂,須每隔一段時間將鼻孔露出水面置換氧氣。
3.鯨類的兩大支系——鬚鯨和齒鯨。鬚鯨現存約15種,口內無齒,上頜有簾幕般的角質鯨鬚,濾食磷蝦、小魚等;普遍體型巨大,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類動物。齒鯨現存約75種,有錐形或其他形狀的牙齒,捕食魚類、頭足類等;總體上體型較鬚鯨小.
4.擁有發達的聽覺和聲吶系統,活動時主要依靠回聲定位功能.
5.鯨豚會發出奇妙的聲音,「尋找白鯨貝魯卡」就是利用鯨豚獨特的聲音和樂器聲,透過平板電腦組合成美妙的音樂,引起學生的興趣進而想要去了解鯨豚的生態。

實施心得:

1.分辨魚和鯨豚的方式主要在鰭,鯨豚不像魚有很多的魚鰭,他只有前肢進化的一對前鰭,還有水平的尾鰭。
2.鯨豚的鼻孔在頭頂上看起來在噴水其實在噴氣,如果鯨豚擱淺時要緊急在牠身上澆水保溼,注意不要澆到牠的氣孔。
3.白鯨的頭部充滿脂肪,牠的聲吶系統由頭部發出,下巴接收。是很特別的定位系統。
4.鯨豚的聱音很好聽。透過平板電腦組合成美妙的音樂。
5.希望環境不要再被汙染了,留給鯨豚一個乾淨的家。

學習者心得:

1.魚的尾鰭是直立的,鯨豚的尾鰭是水平,所以魚和鯨豚游泳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2.鯨豚擱淺時要緊急在牠身上澆水保溼,並聯絡鯨豚保育單位來協助。
3.保育鯨豚不要吃牠。
4.鯨豚的聱音很好聽。
5.希望環境不要再被汙染了,留給鯨豚一個乾淨的家。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感謝老師的提報。將環境教育規劃進教師研習中,相當不錯。期待老師在研習之後能夠規劃相關的課程教導學生。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1-05-25
  • 君名
    感謝回應委員的建議
    我們會鼓勵老師將研習成果運用在教學上.也感謝回應委員的肯定.
    發表人:君名
    發表時間:2021-05-25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