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230
葉片數:4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4
4
3
5
4

紅樹林生態系列活動

發表日期:2014-07-17
發表人:君

河川湖泊濕地
  • 環境議題:河川湖泊濕地
  • 執行方法:演講/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賴秀君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02.10~102.12
  • 參與人數:58

目標:

1.了解正確的環境保護意識。
2.認識植物及紅樹林保育的重要。
3.能夠將所學到的知識用自己的話講出來。

進行方式:

1.請學生想一想,如果世界上的植物消失了會如何,讓學生思考植物與人類生活的關連?
2.安排兩場與植物相關的講演,第一場邀請到對民俗植物很有研究的嚴新富博士到校為學生講述前人在食衣住行育樂方面是如何利用到生活周遭的植物,並敘說民俗植物的故事,讓學生可以了解到植物與人類的生活是息息相關,而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另一場演講邀請到紅樹林志工---丁秀山先生,以生動活潑的方式介紹淡水紅樹林的歷史與生態,讓生活在新北市的學生更加認識淡水紅樹林。
2.賦予學生一個保護紅樹林的神聖任務---擔任紅樹林導覽小志工,希望學生能發揮所學,宣導大家要愛護紅樹林,所以先讓學生上網查詢淡水紅樹林相關的生態,把資料列印下來。
3.教導學生擷取資料上的重點製作成紅樹林生態解說牌,提醒學生字要工整、大,讓遊客看得很清楚。
4.指導學生擔任解說員的方法,並分組進行演練。
5.製作花草祝福卡,利用花草的諧音寫成祝福,如蘋蘋安安、柿柿如意等,以便解說完可以送給遊客當作紀念。
6.在校內對著其他老師或同學做解說練習,讓學生增加練習的機會,老師亦適時鼓勵孩子,讓孩子有信心。
7.帶領學生坐捷運去紅樹林生態教育館參訪,請學生仔細觀察館內導覽志工是如何介紹紅樹林的生態,藉此學習導覽的技巧。館內志工先帶領學生進行館內導覽,並進行有獎徵答鼓勵專注聽講的學生,幾乎人人都有獎。
8.帶領學生實際在淡水紅樹林步道擔任導覽小志工,對著路過的遊客主動進行紅樹林生態導覽,末了再送給遊客學生親手製作的花草祝福卡。
9.活動結束後,在課堂上進行綜合討論歸納並給予回饋。
10.學習單及小書製作,讓學生可以留下難忘的回憶。

成果描述:

1.學生能主動上網搜尋資料,並擷取重點製成海報:學生很習慣上網,但不常上網找尋資料,對於資料統整及重點分析的能力也需加強,利用此次活動,教導學生先抓出自己短短五分鐘要傳達的想法是什麼,再從資料中找出自己想要傳遞的內容,海報上的字要精簡不要繁多,這樣才方便遊客閱讀。
2.團隊合作:此次的導覽小志工任務,從開始到結束醞釀了2個月,學生第一次到校外擔任志工內心十分惶恐,但因是小組一起行動,每人都有分配任務,所以彼此會提醒對方進度及口語表達還有秩序上的表現,一起面對陌生人,讓小組更團結了。
3.做筆記的能力:安排了兩場演講及一場導覽,讓學生學習一邊聽講一邊做筆記,從學習單上可看出學生做筆記的功力有所增進。
4.口語表達:學生常常用簡短的話語回答問題,面對陌生人也會畏懼退縮,不好意思說話,這次擔任導覽小志工,因為有所準備,所以顯得信心滿滿,講解時非常流暢。

實施心得:

在這次長達8節課的教學活動中,我們藉由自然課、聽演講、上網查資料及校外教學等生動內容,讓孩子可以對於植物及紅樹林生態保育議題有基本的認識和了解,也讓孩子實際將所學運用在生活中,鼓起勇氣主動為遊客解說紅樹林保育的重要,將知識化為行動,實踐愛地球的決心。
我們發現這樣一連串的教學活動,可以讓孩子更加體認到植物對地球的重要性,對於淡水的認識,不再只回答阿給、阿婆鐵蛋及漁人碼頭等觀光景點,還能深入說出紅樹林種種的特殊生態。我們的孩子變勇敢了,因為他們準備充足,他們有備而來,所以他們從原本害怕去當導覽小志工,到後來的躍躍欲試,甚至還欲罷不能呢!
很感動很開心能從活動中見證到學生的轉變,希望未來環境教育的口號不再只是口號,能化為教學活動,從課程中去引導孩子環境教育的重要,認識環境教育的內涵,孩子知道的更多,做的就更多,如此一來,全球環境永續經營之理念就不再是夢想了。

學習者心得:

學生1:聽植物的故事好有趣喔,原住民很聰明耶,他們知道好多有用的植物,難怪在山中迷路他們也不怕,因為他們靠植物就能活命。
學生2:剛開始聽到要去紅樹林當小志工覺得很緊張,但現在覺得我能參加這麼有意義的活動真好。
學生3:我很喜歡這次的活動,真的是校外教學,我們去淡水玩還有學到東西,還可以教陌生人,真好玩。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很完整的教學課程,親身體驗與觀察最容易讓學童印象深刻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14-07-18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