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72
葉片數:4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4
4
4
4
4

行動雲端學習~瓦磘溝踏查

發表日期:2019-03-23
發表人:如敏

河川湖泊濕地
  • 環境議題:河川湖泊濕地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高級中等學校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U31 思考生活品質與人類發展的意義,並據以思考與永續發展的關係
  • 策劃/執行人:黃如敏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小組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07/12
  • 參與人數:20

目標:

1.瓦磘溝,又名潭墘溝,臺灣一條因昔日中和瓦磘曾設燒窯製磚瓦而得名的河流。在中、下游及上游一小段為中和區與永和區的界河。全長4.7公里。早年瓦磘溝下游有碼頭可通行小船,現已被整治成為混凝土排水溝。
2.瓦磘溝是環繞於中、永和在地的一條小河川,但因水質汙染與堤岸隔絕,如今形成又髒、又臭的小水溝,經過的人們很難想像當年繁華的盛況。
3.本校已經發展溪洲川流學的校本特色課程,藉由行動雲端學習教師PLC的實地深入踏查,細心品味河流的生態與環境,讓教師瞭解體認這一條在地河川,在都市中能有親近水環境的機會實屬珍貴。

進行方式:

1.踏查行前說明:由校本特色課程溪洲川流學陳老師、蔡老師,進行本踏查活動與任務說明。
2.由陳老師著大家騎著腳踏車進行瓦磘溝踏查,陳老師和蔡老師輪流解說:
從瓦磘溝末端開始,參觀路線:水源橋→中和橋經過綠蔭小徑→景安橋→潭墘橋→雙叉港→民族市場→民族公園→北支流源頭(復興商工) (瓦磘溝的源頭)。
3.參與研習的教師學員交流分享心得。

成果描述:

1.永和過去以花園城市為都市計畫藍本,然而由於人口激增,原本預計的七處公園被國中與國小取代,綠地完全消失,人口大規模增加,花園城市夢碎為水泥城市,若能提升大家對瓦磘溝和周圍生態的重視,居民不但可以提升其生活品質,也可增強中永和學子們親水、愛水、愛自然的環保概念。
2.由學校不同領域的老師組成的行動雲端學習教師PLC,有別於現今的分科授課,經過老師們的實地踏查,可以根據自己所擅長的的領域,結合瓦磘溝,可以發展課程,能讓中永和在地學子整體地認識瓦磘溝流域的地理環境、歷史、自然生態、未來產業發展等。
3.讓行動雲端學習教師PLC先認識瓦磘溝,並精進創新教學與行動力,成為推廣環境教育的推手。

實施心得:

1.一條看似平凡、鮮少年輕人知曉的瓦磘溝,有這麼令人讚嘆的輝煌過去,曾幾何時,變成骯髒哭泣的臭水溝,希望藉由行動雲端學習教師PLC的實地踏查,配合特色課程的發想、創發與整合,能讓新一輩的莘莘學子感受到瓦磘溝對中永和的重要性,能在地關懷,迎向未來。
2.不論是否為在地居民都該期盼瓦窯溝的復甦,若瓦窯溝得以復甦,屆時,我們將可重新拼湊起消失的自然景觀與城市歷史,同時串聯老中青三代的雙和印象,為雙和帶來可永續發展的都市發展方向。

學習者心得:

1.我雖然不是永和人在地人,不過在因為在永平教書,理應對永和要多一點了解,才能教導孩子們愛自己的家鄉,愛自己的土地,進而能培養對土地的關懷,增強環境保育觀念。
2.我覺得可以在課程裡加入,利用瓦磘溝的風土民情,作一首詩,能有像古人一樣在河邊吟詩對作,多麼詩情畫意。
3.可以由自然生態環境著手,由同學自由找資料,報告講解瓦磘溝變遷的歷史與生態環境改變的現況,讓學子從找尋資料中,得到知識、啟發,學習對家鄉自然的關懷與環境保護概念。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很不錯的教學課程,結合校本特色課程進行的環境教育,讓更多人了解居住地的樣貌,而藉由行動雲端學習教師PLC的實地深入踏查,細心品味河流的生態與環境,可以讓更多的人瞭解體認這一條在地河川,在都市中能有親近水環境的機會實屬珍貴,更需要發心去維護。讓我們一起努力讓環境更好,謝謝您。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19-04-08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