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勝幸福站社區自然生態導覽活動
- 環境議題:認識社區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E30 覺知人類的生活型態對其他生物與生態系的衝擊
- 策劃/執行人:王柔蘋、王淑芬、李翠玉、龔誼真、徐夙貞、李姿慧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07.04.30
- 參與人數:160
目標:
1.認知:使學生能了認識日勝生合宜住宅園區內多樣性植物,了解植物生長方式,並觀察與辨別植物的葉子形狀與紋路。
2.情意:藉由實地探訪園區內的生態園區,進而培養學生親近自然與關懷級了解學校附近的社區環境。
3.技能:培養學生認識社區環境,透過參訪活動,更認識環境中常見的各種植物,了解植物生長的特性,從懂得觀察各種植物葉脈及形狀大小,感受植物的生命力,對社區環境多一分的認識。
進行方式:
1.解說:導覽員帶領孩子環繞公八公園,認識榕樹、春不老、芒果樹、血桐、楓香等植物。
2.探索:導覽員帶領孩子認識植物的葉子,從樹幹及氣根認識榕樹,並且認識春不老嫩葉的生長與顏色變化,觀察月桃的花及葉子的形狀,並認識芒果樹、血桐及楓香的葉子的葉脈及果實。
3.探討:導覽員帶領孩子從葉子的碎片中,透過葉脈的紋路,去觀察與拼湊四種不同植物的葉子。
4.評量:透過枯掉的樹葉,做樹葉拓印活動讓孩子,讓孩子利用粉蠟筆及色鉛筆將葉脈再次呈現,並發揮想像力從中自由創作。
成果描述:
由於蚊蟲較多,參訪前導覽員會先讓孩子做好防蚊措施,孩子們認識了有長著氣根的榕樹、春不老的紅色嫩葉、月桃的花及葉子、芒果樹、及葉脈呈放射狀的血桐,接著讓孩子透過各種葉子去自由創作一幅樹葉拓印畫,最後還送給孩子有迷迭香、薰衣草和滿天星的小盆栽,上面還附上一張照片,讓孩子可以把將感動帶回校園,學習對環境的珍惜與植栽的照顧。
實施心得:
透過實際的參訪及導覽員的詳細解說,從問答與樹葉拼圖活動中,讓孩子去思考與觀察不同的植物特性,不再只是說綠色的樹,而是能夠更進一步了解每個植物都有它的不同屬性,不論葉子的形狀大小或是葉脈,每個植物都是獨一無二。
不僅如此,也讓孩子們對於地上掉落的楓香果實和長有紅色葉子的春不老的嫩葉,以及樹枝的汁液會流出像紅色的血一般的血桐,都充滿著對環境知識的好奇心,讓孩子從真實接觸,學會細心觀察植物,對社區的生活環境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學習者心得:
這個星期二中午,我們吃過午餐後,準備從學校到合宜住宅時,天色灰灰暗
暗的,我們還是準時出發了,
來到合宜住宅時,因為有很多的小黑蚊,在參觀之前,負責導覽的小玉老師,
幫我們噴上了防蚊液,並貼上了防蚊貼。小玉老師跟我們說:「不可以打蚊子呵!」
在這裡我們不僅認識了許多植物,例如:月桃、榕樹、芒果樹、血桐。導覽的小玉老師還給了我們一個信封,信封裡面裝著很多樹葉碎片,老師說:「這些碎片是拼圖呵!」之後,等我們拚完了,才知道原來這碎片裡隱藏著四種不同的植物葉子。在這過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植物是月桃,它的花長得很美,外白內黃真是漂亮,形狀像是個倒水的小酒杯。
最後,我們回到了集合點做樹葉拓印,還一起拍了大合照,老師還送給了我們一個可以種植迷迭香的紫色小盒子,心裡感到很興奮又開心,我們一定會好好地照顧它。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