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小小生態營-認識蝴蝶
- 環境議題:生物多樣性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林愛玲/吳政倫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12.07.04
- 參與人數:30
目標:
1.提升親師生的環境素養,並了解棲地維護的重要性。
2.瞭解食草、蜜源植物與蝴蝶的關聯性,探訪校園多層次綠化棲地。
3.學習觀察校園蝴蝶的特性、分類及環境知覺與意識。
進行方式:
1.講師帶領生態營親師生30人,至生態園的高士佛澤蘭區示範如何補捉及觀察蝴蝶。
2.運用蝴蝶和圖鑑來指導親師生如何分辨鳳蝶、蛺蝶、粉蝶、弄蝶及灰蝶等大類。
3.透過親身拍攝的影片資料展示各式蝶類的一生。
成果描述:
1.透過實際踏查,可發現校園蝶種眾多,尤其在高士佛澤蘭區。
2.今日補捉觀察的蝶類全為雄性,高士佛澤蘭區吸引大批雄蝶訪花。
實施心得:
1.需繼續保持校園各種生態多樣性,才能吸引各式蝶類。
2.校園蓮霧樹旁落果區有大批的昆蟲,以虎頭蜂居多,但仍有許多不採蜜的蝴蝶,專吸食落果汁液。
學習者心得:
1.A生:鳳蝶容易在校園的繁星花區見到,尤其是紅花部份,而且訪花速度很快,一直變換位置,很難補捉。
2.B生:斑蝶幼蟲愛吃有毒的植物,比較少受捕食者攻擊,飛行速度緩慢,所以今天看到的絹斑蝶、旖斑蝶、雙標紫斑蝶等容易被我們捕捉觀察。
3.C生:斑蝶放在手上還會裝死,真的比較好觀察,但是要記得觀察完要放他們回去。
4.D生:生態區有許多蝴蝶可以觀察,我們要好好愛護這裡的環境。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