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62
葉片數:3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3
3
3
3
3

凌波尋蹤:水雉與水生作物的奇妙之旅

發表日期:2024-11-30
發表人:郭素娟

生物多樣性
  • 環境議題:生物多樣性
  • 執行方法:運用或製作資料及媒體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陳莛翊、郭素娟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其他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1129
  • 參與人數:10

目標:

1. 能夠透過閱讀國語日報週刊,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與同學共同進行問題討論與重點分析。
2. 能夠了解水生糧食作物的種類、特性及其對人類生活與環境的影響,增進對自然資源的認識與重視。
3. 能描述水雉的生活習性、棲息環境及其作為保育鳥類的重要性,培養對生物多樣性的尊重與珍愛。
4. 能解釋友善農法的概念,並理解其對保育水雉與維護生態環境的積極作用,提升環境保護意識。
5. 能藉由Kahoot!的知識競賽,在遊戲中快樂學習,並體驗健康競爭與合作的樂趣,增進學習動機。
6. 能熟練使用LoiLoNote平台完成線上學習任務,體驗數位學習的多元方式,增強資訊素養。
7. 能夠透過問答與討論活動,培養批判性思考,並清晰表達自己對教學主題的理解與觀點。
8. 能將所學的知識內化為實際行動,理解個人行為對環境的影響,並願意以實際行動支持友善農法,參與生態保護。

進行方式:

1. 讀報—莛翊教師發下由素娟老師所影印的國語日報週刊《水生糧食作物》《水雉優游菱角田》資料,請學生安靜閱讀。
2. 問題與討論—莛翊老師運用素娟老師所製作的簡報,深入文章內容,透過問答互動的方式,帶領學生認識水生糧食作物與凌波仙子。
3. 觀賞影片—莛翊老師播放《妙博士的異想世界:凌波仙子——水雉》影片,並適時的加以說明。
4. Kahoot! 知識競賽—學生們掃描條碼,參與趣味知識測驗,爭取前三名的金牌榮耀與小獎品。
5. 數位學習—最後,素娟老師指導學生使用Loilonote平台,進行線上學習單的下載、填寫與繳交。
6. 老師總結:除了白米是我們熟悉的糧食作物,其實進入秋冬之後,臺灣也有生產許多好吃的水生糧食作物,包括了:蓮、荸薺和菱角。在菱角田裡還有一種稀有的保育鳥類-水雉,牠們是由爸爸來撫養寶寶的。我們應該支持保護水雉的友善農法,多多食用這些時令的食材,不但可以幫助農友,還能讓身體健康。

成果描述:

1. 時序進入秋冬,為了配合現在的季節,我們閱讀社群的兩位老師想要針對閱讀教育實驗班的中年級學生們進行一次能夠兼顧時令與環境教育的閱讀導讀教學活動。
2. 在今年11月1日的教育實驗課程裡,我們帶領閱讀實驗班的孩子們認識了秋天繁殖的臺灣特有種野生動物—「臺灣穿山甲」的生態與習性,同時也告訴了學生要尊重生命、愛護動物,不要迷信穿山甲能治病,學習友善對待穿山甲的方式。
3. 即將進入12月,天氣慢慢變冷了,我們想到除了跟孩子們介紹跟秋冬有關的動物,也應該介紹跟秋冬相關的植物。正好,我們看到國語日報週刊第1337期就是以「水生糧食作物」為主題,而且也一併介紹在菱角田生活的稀有保育鳥類-水雉,深覺這是不可多得的教學資料,於是兩人商量事先上網搜尋相關的影片,設計問題單,把資料影印給學生一人一份。
4. 莛翊老師運用素娟老師所製作的簡報,透過問答互動的方式,讓學生們認識水生糧食作物的多樣性及其對人類生活的重要影響,並解開水雉這位「凌波仙子」的神秘面紗,讓知識在孩子們的腦海中鮮活起來。
5. 透過觀賞大愛電視台所製播的《妙博士的異想世界:凌波仙子—水雉》影片,讓學生們了解稀有保育鳥類水雉的生態與生活習性,啟發孩子們並理解保護水雉與支持友善農法的緊密關聯,讓環保意識在心中悄然萌芽。
6. 在充滿歡笑與緊張的Kahoot!競賽中,學生們積極的爭取前三名的金牌榮耀與小獎品。讓學習在遊戲中更加輕鬆愉快,也讓知識的種子播撒得更加深遠。
7. 藉由素娟老師的設計與指導,學生使用Loilonote進行線上學習單的填寫,不僅熟悉數位工具的操作,更感受到科技融入學習所帶來的多樣樂趣,讓整體學習歷程更加豐富且充滿創新活力。
8. 透過這樣的閱讀教學活動,讓孩子們能夠更加明白,保護地球與生態並不是遙不可及的理想,而是可以從支持友善農法這樣的小行動開始。

實施心得:

1. 感謝這堂課程背後的細心設計與團隊合作,讓學生們不僅增長知識,還培養了對自然環境的珍視與責任感。每一次的閱讀與互動,都是孩子們邁向更大世界的一小步;每一次的學習與體驗,都在他們心中種下熱愛知識與珍愛生命的種子。
2. 我們深信,透過這樣的學習旅程,孩子們能更加明白,保護地球與生態並不是遙不可及的理想,而是可以從支持友善農法這樣的小行動開始。期待他們帶著這份感動與啟發,勇敢走向未來,用行動與愛心,守護我們的家園。

學習者心得:

1. 常見的水生糧食作物有蓮、荸薺和菱角。
2. 菱角的果實大多有尖角,又被稱為龍角。
3. 水生糧食作物中,可以當水果吃的是荸薺。
4. 荸薺的外型和栗子相似,又被稱為地栗或水栗。
5. 蓮的葉子、種子和地下莖都可以吃。
6. 蓮的地下莖可以食用,稱為蓮藕。
7. 凌波仙子就是稀有的保育鳥類水雉。
8. 菱角葉子有許多分層,適合水雉爸爸孵育寶寶,菱角田也有豐富的食物,所以牠們喜歡在菱角田築巢。
9. 農民會在菱角田撒石灰粉,用來淨化水質,卻會造成水雉寶寶的失明或死亡。
10. 用枯草桿菌取代石灰的友善農法,就可以保護水雉。

補充:

1. 感謝國語日報週刊第1337期提供的資料。
2. 配合本校教育實驗班-閱讀大視界的教學課程,利用週五下午1:30-4:00,以中年級學生為對象,進行本次教學活動。
3. 感謝大愛電視台所製播的《妙博士的異想世界:凌波仙子—水雉》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85Uco7n-fE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很完整的教學課程,親身體驗與觀察最容易讓學生印象深刻,瞭解到愛護環境的重要性。理解個人行為對環境的影響,並願意以實際行動支持友善農法,參與生態保護。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12-04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