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88
葉片數:2
澆水器:1

評分項目

3
2
1
3
1

田裡的粉紅怪客

發表日期:2022-04-10
發表人:chun

外來物種
  • 環境議題:外來物種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蔣宜君
  • 動機: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22/3/11
  • 參與人數:20

目標:

結合學校的插秧活動,帶孩子認識福壽螺,討論外來物種對台灣農作及生態可能造成的危害。

進行方式:

1.用投影片放映福壽螺的照片,介紹福壽螺的外型、特性。
2.利用網路資源,播放福壽螺相關新聞報導,與學生討論外來物種對台灣農作及生態可能造成的危害。
3.在插秧活動後帶孩子下田撿拾福壽螺。

成果描述:

1.學生能辨認福壽螺成蟲與蟲軟的外型。
2.學生能了解外來物種對台灣作物帶來的危害。

實施心得:

在撿拾福壽螺後孩子提議留下幾隻福壽螺,拿葉菜類餵牠們,透過實測想知道福壽螺的食量真的有如新聞報導的那麼大嗎?我們放了一把小白菜的嫩葉進去,隔天看到嫩葉都被吃光了,而且福壽螺還在飼養箱側面生下十幾顆福壽螺的卵,我和孩子都對福壽螺的生命力和繁殖力印象深刻。

學習者心得:

田裡的福壽螺好多,今天把田邊的卵清掉,明天又出現了,抓都抓不完。(小甄)
我們這組抓到的大福壽螺,牠的殼裡還有躲很多小的福壽螺,超多的!(阿煒)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因應台灣農地縮減與城鄉差距,傳統鄉間稻作生態對於學子來說更加陌生遑論體認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學校能發展插秧教學活動,提供師生一個體驗學習的情境外,教師更進一步帶領學生認識福壽螺這種外來物種生活習性、繁殖與其對本土農產生態影響,讓學生習得更多生態平衡的知識和預防性保育措施,減少因好奇引進外來物種而造成的生態浩劫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2-04-12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