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減量由我做起
- 環境議題:資源處理與再利用
- 執行方法:運用或製作資料及媒體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 議題實質內涵:E41 理解物質循環與資源回收利用的原理
- 策劃/執行人:永福人期刊編輯群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03.03~103.06
- 參與人數:2000
目標:
1.學生能感受到每人每天所製造的垃圾量總計起來是非常多。
2.懂得以環保餐具來進行垃圾減量。
3.藉由家庭教育來提升環保意識。
進行方式:
1.全校宣導:學校利用家長日、網路、學生朝會及實際行動來宣導資源回收及自備餐具的環境教育宣導。
2.進行教學:一年級的課程中有針對早餐垃圾減量的議題進行教學設計,讓每個一年級小朋友思考自己今天的早餐製造了哪幾樣垃圾,再將全班的數量加總,讓小朋友更能體會垃圾量是很多的。老師與小朋友一起討論如何進行垃圾減量的任務。
3.問卷調查:由本校林婉婷老師及黃美英老師設計問卷,每學年挑2個班進行問卷調查,以6人一組的小組為單位填寫問卷單,統計各班所製作的早餐垃圾有多少。
4.發行全校性期刊:邀請本校衛生組長-顏嘉慧老師為垃圾減量一事寫一篇宣導文章,並將問卷調查結果提供給嘉慧老師做為參考。集結各類文章後,發行永福人期刊,全校每個家庭一本,也將期刊電子檔至於校網首頁,供大家瀏覽。以期讓所有人都能了解垃圾減量的方法及重要性。
成果描述:
1.學生能意識到每人每天所製造的垃圾量其實很多。
2.結合環保電影---看見臺灣,讓學生懂得珍惜臺灣的美好,減少垃圾的製造量。
3.以紙本、電子方式發行期刊,讓更多人了解垃圾減量的方式及重要,並藉由親子共讀期刊,讓環保意識更提升。
實施心得:
環境教育從小做起,一年級的課程中就藉由調查早餐的垃圾量來讓學生意識到地球快被垃圾淹沒了,希望學生能想想要如何進行垃圾減量。再將這樣的議題放大,以問卷方式調查全校各年級共12個班的早餐垃圾量,結果亦是非常驚人,享受便利的同時,卻也製造了許多傷害地球的垃圾。故由此延伸出一篇宣導垃圾減量的文章,讓全校親師生都能一起響應垃圾減量的活動。從原本屬於一年級的課程擴大到全校性宣導的議題,讓一年級學生印象更深刻,也讓更多人注意到垃圾數量累積起來很恐怖,鼓勵垃圾減量全校動起來。
學習者心得:
從收到的兩百多張有獎徵答回條中,我們發現學生對垃圾減量的觀念都非常正確,因為回條上的答案都是對的,希望觀念正確的同時,也能以行動實踐垃圾減量的意涵。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