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丹鳳高中防災計畫
- 提報分類表:地震
- 策劃/執行人:總務處黃美珠
- 動機:自評表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06.01~106.12
- 參與人數:3500
目標:
1、強化師生災防觀念,發揮自救救人的功效。
2、結合社區消防隊及家長資源,將學校建造為師生安全的堡壘。
3、鼓勵教師進修防災教育,培育防災教育合格師資人力。
進行方式:
1.修訂校園防災計畫 –確實檢視各類型災害發生之可能性、校內外於災害發生時可用之資源,以及各類型災害發生時之處理標準作業流程等等。
2.設計防災課程教案 – 結合相關領域學科,將防災觀念帶入課程,融入各科教學,把災害防救的相關知識、技能與態度,實踐在生活當中,帶給學生正確的校園災害防救的安全觀念與態度。例如於家政課設計製作防災頭套,地理課帶入台灣常發生之天然災害等等。
3.校內防災疏散演練 – 針對不同類型災害設計腳本,每學期辦理一次以上的防災演練,讓師生堆災害發生之處遇能產生自然反應。為求符合災害搶救真實情境,防災演練時結合消防局共同辦理。
4.製作校園防災地圖 – 載明校園各樓層疏散逃生路線、各項防災設施所在地以及各項防災資訊,並公佈於校園中。
5.辦理各種防災教育 (演講、四格漫畫…等)學藝競賽。
6.舉辦防災教育研習,鼓勵教師參與,提升防災知能。
成果描述:
1、讓師生熟悉災防資訊逃生路線並學會保護自己。
2、引進社區資源,落實社區安全防護網。
3、讓師生學會運用災防知識,隨時自救救人。
實施心得:
台灣位於板塊活動頻繁區,從事前的規劃開會到教育到防災卡,防災計畫的演練,讓學生能夠知道當地震來臨時能夠如何自保,如何逃生,也模擬有人員受傷時如何處置,並讓學校所有教職員工能夠一起參與並清楚知道如何自保外各組的負責事項,在地震來臨的一瞬間能夠妥善的處理。
學習者心得: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