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09
葉片數:3
澆水器:1

評分項目

4
3
4
3
3

失落的作物-台灣油芒(2023/02/20-11/23)

發表日期:2024-02-18
發表人:Hsiehwz

原生植物保育與推薦
  • 環境議題:原生植物保育與推薦
  • 執行方法:學習服務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謝宛諮、拉拜依尤耀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12/02/20~112/11/23
  • 參與人數:45

目標:

1.認識台灣油芒的生長特徵、環境和營養價值。
2.結合幼兒園沉浸式族語自然分享,讓幼兒浸潤在食農教育優質環境。
3.提供幼兒體驗耕種機會,培養愛惜食物的觀念。
4.創造生活體驗及食農教學活動,在烏來國中小校園建立油芒的生態。

進行方式:

1.我愛大自然–油芒播種祭:
 認識油芒的生長特徵,邀請泰雅耆老帶領幼兒進行翻土、播種,以及播種祭的相關儀式一方面讓孩子知道傳統習俗,深耕泰雅文化,另一方面也期望孩子透過辛勤的照護農作過程,養成愛惜食物的觀念,同時也希望孩子都如同「播種祭」播下的種子一般,在師長和家人用陪伴和愛的澆水灌溉下成長茁壯。
2.畢業成長季–油芒收穫祭:
 原住民族幼兒能學習使用族語交談,學習食農教育,了解並欣賞傳統文化,進而認同族群,勇於表現自我,發展才能。
 邀請泰雅耆老帶領幼兒和社區人士一起進行油芒收割,以泰雅歌謠及舞蹈演出感恩祖靈的庇護與應許,讓油芒田飽滿又豐收。希望透過油芒文化的復興,除了凝聚部落族人意識,也希望能保有泰雅族的油芒文化。
3.親子共學–認識超級未來食物「台灣油芒」:
(1)辦理親子共學,邀請專家學者到校,「農業部桃園區農業改良場–油芒栽培技術管理技工:李國源先生」,進行一系列油芒課程。
(2)介紹油芒生長過程、照顧方式、採收情形、油芒食品。
(3)在校園實際體驗油芒採收、篩選、脫殼過程,將油芒帶到烏來部落。

成果描述:

1.播種祭:耆老和族語老師供同講解泰雅播種祭,並歡唱族語歌謠,以增進幼兒對泰雅播種祭的了解。
2.我愛大自然:認識不同的植物(地瓜、芋頭、紅藜、南瓜、珠蔥)和泰雅傳統農作物(油芒、小米)的泰雅語詞,並學習種植作物的技巧。
3.畢業成長季:結合泰雅傳統作物文化和歡慶畢業季,舉辦豐收祭典、農作物美食饗宴,並學習釀製小米露在畢業典禮那天送給辛勞的家長們。
4.傳承未來食物:邀請專家學者分享台灣油芒的培育過程,家長帶孩子一同採收校園中種植的台灣油芒,實際操作濾網篩選及脫殼過程,讓家長將台灣油芒帶回部落,期望能延續珍貴的未來食物。

實施心得:

在耆老和族語老師的協助下,幼兒增加使用族語的機會。結合主題和族語課程,讓孩子能學習食農教育,孩子動手做的活動安排,大大提高幼兒的參與度及學習動機。老師也從課程的準備中提升對油芒的了解並體會前人種植傳統農作的辛勞。透過傳統耕作方式介紹,孩子們可以了解早期原住民敬畏天地的實際做法。而食農教育除了飲食和耕作,有更多的是培養孩子敬畏與愛惜土地的心境。

學習者心得:

1.油芒在菜園中慢慢長大,有時會幫忙澆水照顧它。
2.油芒跟烏來的小米有點像,但吃起來不太一樣。
3.用濾網篩選油芒和使用脫殼機很好玩,能看著油芒跑出來。
4.感覺種植油芒很不容易,農改場的叔叔很辛苦。

補充:

<族語歌謠:工作歌qwas mtzyaw>
 
lokah ta kwara hata mtzyaw 大家一起去工作
lokah ta smhuw ita kwara ta 大家一起來搗米
lokah ta kwara 大家一起
Rimuy sula  Rimuy yo 很歡樂
m'uy balay 非常的辛苦       
m'uy balay 非常的辛苦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很完整的教學課程,畢竟許多學生還處於吸收知識的階段,對這方面的環境知識稍有陌生, 藉由老師的宣導讓許多學生瞭解,未來就有機會改變他們的態度,甚至進一步影響行為。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02-26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