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111
葉片數:2
澆水器:0

評分項目

1
2
3
3
1

臨"震"脫逃

發表日期:2022-11-15
發表人:紅蘿蔔

地震
  • 環境議題:地震
  • 執行方法:其他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災害防救
  • 議題實質內涵:E37 培養對災害的警覺心及敏感度,對災害有基本的理解,並能避免災害的發生
  • 策劃/執行人:羅雅雯
  • 動機: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2022/0909/0921
  • 參與人數:8

目標:

1. 知道地震的成因。
2. 知道地震逃生的注意事項:避難三步驟及疏散三原則。
3. 學習在不同情境的防災應變方法。
4. 當個防震大使向家人或朋友宣導防震安全須知。

進行方式:

(一) 引導活動
1.以防災警報圖片和影片引起動機, 說明地震的成因。
2.提問學生出現的地震時,你怎麼做?
(二) 發展活動
■地震來了不慌張
1.影片欣賞:地震來了保護自己的方法。
2. 說明就地避難三要訣:趴下、掩護、穩住,並請學生現場實地演
練。
3.. 說明避難疏散三要訣:不推、不語、不跑。要以書本或頭套保護
頭部。
■地震應變有方法
1..影片欣賞:介紹不同情境防震應變方法。
2. 分組抽籤演練各種情境地震卡,實際進行地震避難逃生演練。
■防震大使 GO GO GO
(三) 綜合活動
1.製作防震情境卡訪問家人與朋友宣導防震知識。
2.進行防震知識大考驗(WALLWORD)遊戲。

成果描述:

1.透過系列課程教學,學生能記住就地避難三要訣:趴下、掩護、
穩住,並馬上做出避難動作
2.學生能指出地震發生時,教室中不能躲避的地點,並能尋找堅固
處躲避,以及在其他不同場所發生地震時的應變方法。
3.能將正確地震知識及應變方法分享給家人或朋友。

實施心得:

配合每年九月的地震演練,除了實體演練外,我們延伸在不同情境下遇到地震該如何應變,剛好那一陣子台灣常常發生地震,孩子都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的防震過程,課程生活化讓他們印象深刻。
製作防震情境卡訪問家人與朋友宣導防震知識,透過遊戲的方式與其他人互動及宣導,孩子很熱衷此活動,寓教於樂。

學習者心得:

學生A:面對地震我知道:趴下、掩護、穩住以及不推、不語、不跑的疏散要訣。
學生B:我學到在不同的情況遇到地震的處理方法。
學生C:我製作的情境卡是搭電梯遇到地震時該怎麼做?我發現很多一年級小朋友都不知道,當我告訴他們正確的做法,他們都覺得我好厲害。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貴校有勾選【動機:教案活動單元】,請上傳教學活動教案,以供環境夥伴參考。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2-11-15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感謝老師辛苦提報,地震是臺灣常見的天災,老師設計以遊戲的方式與其他人互動及宣導防災應變方法,讓學生了解地震避難三步驟,以備不時之需,感謝老師安排這樣的課程活動。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2-11-20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