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份金童東遊趣
- 環境議題:其它環境議題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E29 覺知人類發展〈經濟發展與工業發展〉對環境的衝擊
- 策劃/執行人:志方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年級性
- 難易度:容易
- 實施期間:110/4/20-4/23
- 參與人數:1
目標:
1. 了解永續發展的重要性,並見證台灣林業歷史,與產業轉型。
2. 理解林業對生態的破壞及為何當今要禁止伐木。
3. 實地探訪社會課本中的林田山如何轉型成為休閒觀廣產業。
進行方式:
(一) 跟著課本去旅行
以「跟著課本去旅行」為戶外教育核心理念,在六上的社會課程單元中, 有介紹原本為林場的林田山林業文化區,在經過產業轉型後,漸漸轉變為花蓮當地的觀光特色。學生透過實地走讀先民的建築與生活足跡景點印證課堂所學。藉由在地文史志工導覽,豐富學生了解在地風土、人文、生態之美及產業發展特色以拓展學習經驗。在走讀中啟發學生探索並延伸學習領域,翻轉學習主權,培養學生從主動學習到愛上學習,從中展現教師教學效能及學生學習成效,達成有意義的學習。
(二) 山林教育體驗活動
本校「山林教育活動」中有攀樹課程,深受學生喜愛, 學生在蒐集戶外教育資料時, 發現大坑沙連墩探索教育中心有一系列的探索教育活動可供體驗, 能與校本課程相結合, 師生經討論後遂提議將此活動安排於行程中。
(三) 服務學習的傳承
到全民老人長照中心服務,是傳承至三年前的學長姐,這三年來,學校每年都會帶學生做服務學習,回饋社會。起源是學校這幾年六年級的畢業旅行,畢業班學生有到一些照護機構參訪並做服務學習,畢業學長姐返校後有交代學弟妹有機會可延續關懷之心,為這些需要關懷的弱勢者做一些服務活動,所以學生們便積極聯絡合適的機構做為本次的服務學習對象。
成果描述:
平常在教室總是對學習不太上新的小安,在戶外教學的時候反而神采奕奕,專心聽老師的解說,其實比起在課堂中悅讀課本的知識,不如帶著學生實地走訪,學習更加的深刻。
實施心得:
本校109學年度畢業生只有一位,因為疫情關係,差一點無法完成這次的旅行,幸運的是,在疫情趨向和緩之際,小安和老師們一同踏上這次緣期待已久的旅行。行前規劃是一個讓我感到有些頭痛的,班上只有一個學生,小安又是平常比較沒想法、不善表達的孩子,總是說不知道、不清楚,透過不斷的引導和溝通。先是讓小安找出課本中,比較感興趣的活動,再讓小安查詢當地的歷史及怎麼去,最後再請小安規畫出完整路線。經過反覆討論與查資料,也總算是規劃出這次的旅行的路線。
小安總是東西總是丟三落四的,在出發前不斷地叮囑佑安將該帶的東西帶好,心裡一直很忐忑,希望這幾天的旅程能夠平安順利。比較可惜的是,畢業旅行回來沒多久,因為疫情關係導致學校停課,所以今年的分享傳承最後是中斷的,希望之後有機會能傳承九份學生的服務精神,讓更多學生學習付出的喜樂。
學習者心得:
很謝謝老師願意帶我一個人踏上這段旅程,我學到很多知識,也學到愛護環境的重要。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