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全球暖化之因
- 環境議題:全球氣候變遷
- 執行方法:演講/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氣候變遷
- 議題實質內涵:E34 覺知氣候變遷會對生活、社會及環境造成衝擊
- 策劃/執行人:徐良瑛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12/19
- 參與人數:11
目標:
一、了解「全球暖化」議題,為什麼每年全球氣溫不斷升高
二、溫室效應對於生活/環境產生的影響
三、「空氣汙染」形成原因,認識「懸浮徵粒」
四、引導學生實踐減碳運動
進行方式:
一、由教師以「地球發燒了!」引言,讓學生說出地球氣溫為何逐年上升的原因。
二、介紹「溫室效應」以及對環境產生的衝擊影響。
三、進一步引導,讓學生討論「空氣汙染」形成原因,認識「懸浮徵粒」,讓學生試查閱本市空氣品質。
四、觀賞影片:《霾哥來了》Smog Mike 空污偶動畫
四、請每學生跟大家分享目前自己有在實踐的減碳活動,以及未來可以做到的減碳行動。
成果描述:
一、學生能說出全球暖化形成的原因、明白何謂「溫室效應」。
二、學生觀賞《霾哥來了》環境教育影片,也想回家分享給自己的家人一同觀賞。
三、透過提問,學生能說出節能減碳的實踐方式。
四、學生能透過學習單,寫出造成冰層融化的6個原因。
五、學生能透過學習單,提出生活中可以延緩冰層融化的方法。
實施心得:
一、孩子們對於不斷上升的氣溫都很有感覺,如今12月中旬的台南都還有機會穿短袖上課,在在證明保護地球是刻不容緩之事。
二、氣溫上升不只影響了北極熊的棲息生態,學生也有提到包含候鳥、阿勃勒花季也會不按以往時期現蹤。
三、懸浮徵粒亦是造成過敏原因之一,學生在議題講授也了解到懸浮徵粒的形成並不僅限於工廠/汽機車廢氣,境外東北季風還有燃燒垃圾也會產生,也意識到為何學校要強調垃圾分類回收並減量,還有中午使用自己的餐具,隨手關燈,開冷氣的規定…等都是在為地球保護盡一份心力。
學習者心得:
0柯:我會學著不再浪費食物,愛惜自己東西不亂破壞,這也是愛地球。
0仔:上回爸爸帶我們一家去庭園餐廳看了很多漂亮花草,我不想他們消失。
0仔:我想再看一回《霾哥來了》,跟家人一起看,讓他們知道抽菸也是在汙染空氣。
0貝:我回家會檢查一下不常用的電器是否還插著,問媽媽是否能拔下省點電。
0宥:每年全家都會去白河賞蓮,以前8月下旬去都還有,今年老闆說8月中花季就結束了…暖化真的影響好大。
0仲:現在知道新聞常說的PM2.5是什麼了,原來這是測量空氣品質的一個數值。
0熹:原來夏天有時教室比較悶熱,有可能因為太多的二氧化碳一直留在教室,以後在不能開冷氣的情況下,會多開電扇幫助對流通風。
0蔡:平常有在騎單車上下學,無形中幫了地球。
0惠:我會垃圾隨手撿,分類丟,為地球盡力。
0仔:我會多以吹電扇代替吹冷氣的,省點電。
0周:我媽媽帶我去超商買東西都會帶購物袋,可以重覆使用。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