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是我的好朋友
- 環境議題:其它環境議題
- 執行方法:其他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陳嘉甄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8/30~10/14
- 參與人數:30
目標:
根據上述課程活動,期待學生能有以下成長:
1.認識常見水生及陸地動物:學生能夠識別和了解校園動物,包括蝌蚪、台灣原生青鏘魚和蓋斑鬥魚,鳥類,昆蟲等,並掌握一些關於這些動物的基本特徵和生態習性和食物偏好等知識。
2.認知生態環境良窳與動物生存的關係:學生能夠理解常見動物生活的環境,並意識到維護這些生態系統的重要性,以及環境保護的價值。
3.習得動物照顧知識:學會如何照顧和保護生活中常見的小動物,並掌握提供食物和適當環境的基本技能。
4.結合藝術和創造,傳達對動物的關懷:透過捏塑小動物和繪製小動物頭套等藝術活動,學生將培養創造力和藝術感,並能夠表達對動物的關愛。
5.培養對動物的同理心和分享精神:透過分享自己照顧的小動物和填寫學習心得,共同照顧教室裡的小魚,運用溝通技巧,培養同理心,學會分享和合作。
6.結合閱讀和寫作,綜合呈現愛護動物學習成果:結合語文閱讀寫作練習,閱讀與愛護動物相關的繪本,並寫下心得。
進行方式:
因為有多次校園訪問及實際動物飼養過程,所以這是一段很長時間的學習,有空時,如早自習,放學時,便與生活課程中的相關內容,結合進行。
1.實地考察參訪:
(1)參訪校園水生動植物池及中庭,認識水生池裡的蝌蚪,台灣原生青鏘魚、蓋斑鬥魚,及陸地上常見的螞蟻,蝴蝶、蚱蜢,綠繡眼,白頭翁等。
(2)參觀校園飼養的動物,認識生活常見動物及學習照顧方法。
2.融入藝文活動:
(1)觀察小動物,聯結藝術活動,捏塑出自己喜愛的小動物。
(2)繪製小動物頭套,模擬小動物,
(3)戴上小動物頭套,設身處地,說出小動物心聲。
(4)發表自己照顧的動物經驗。
3.觀看動物保護相關影片:
(1)人和動物的互助
(2)認識流浪動物與動物收容所
(3)照顧小動物的醫療關懷
(4)我是動物保護員
(5)北極熊的請求
4.課堂講授:
(1)說明動物分類、運動形態、生活環境、食物偏好,了解動物的習性及生活方式;並適時舉例
(2)動物不棄養:關懷流浪動物、牠是家人不棄養
(3)講解環境污染如何傷害野生動物,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4)課程講授:動物分類、運動形態、生活環境、食物偏好
v=gWYSu7D75nY
4.愛護小動物實作:
(1)共同學習照顧水溝中撈上來的野生孔雀魚,上網查詢魚種,挑選合適的飼料餵食
5.寫學習單:
(1)將觀察動物,愛護動物的各學習心得寫在學習單上
5.綜合活動:
(1)與動物相處、愛護有關的繪本閱讀與寫作
(2)分享閱讀心得及寫作作品
成果描述:
1.學生能認識校園內常見動物,如水生的蝌蚪、青鏘魚、蓋斑鬥魚、及陸生的螞蟻、蚱蜢,綠繡眼、白頭翁的。並能了解其生活環境和運動樣態。
2.學生能以口語,寫作,及藝術方式,呈現其動物相關知識及保護動物的學習心得。
3.學生能以藝術創作形式,製作動物頭套和捏塑,並對同學介紹所扮演動物的生活習性等知識。
4.學生能實際照顧小魚,為小魚換水,餵食, 關懷動物,將所學落實。
5.透過影片觀賞及講授,學生能了解環境破壞或污染對動物的影響及傷害。
實施心得:
1.孩子喜愛與小動物相處, 並能類化到人際相處中,令人驚喜:孩子從跟動物接近的經驗中,了解一開始不能冒進, 要先有距離的觀察、相處, 等熟悉後才可以動手輔摸, 後來才可以有較熱情的互動,進而推論到人和人相處也是一樣,要慢慢來,建立信任關係後再有進一步的互動會比較好。
2.動物也能平撫學生情緒,照顧動物的經驗使孩子更具同理心:學生熱衷於分享飼養寵物心得,而且也愛聽人分享,使課堂顯得很熱鬧。學生分享家裡寵物走失時的擔憂和痛苦,也說小狗植入寵物晶片在皮膚下,一定很不舒服,換成掛有主人資料的小鐵牌也可以防走失;同學還討論了臉部或狗掌紋辨識方法,希望未來能發明貓狗能不痛苦的認証方法。
3.孩子能從不同觀點看待寵物飼養議題,變得更成熟了:從小動物角度出發來考慮的學生提出,如果他是小狗,他不願意成為寵物,不想遠離家裡和族群, 人類應該要尊重動物的意願。有的孩子則提出,家裡既然養了寵物,就要變成他的家人,替代原生家庭好好照顧他。還有孩子說想發明能翻譯動物語言的機器, 他就能知道小動物心理的想法,給他更適合的照顧。
學習者心得:
學生以口語,寫作,及藝術方式,呈現其學習心得
1.口語表達:認識動物
(1)"我認識了各種動物,像是蝌蚪,魚,昆蟲和各種鳥類。“
(2)”我還知道它們的特徵和不同的生活習性。鳥有翅膀,牠會飛。蝌蚪和魚會游泳,住在水裡"
2.口語表達:了解環境保護與動物生存的關聯
(1)"環境保護很重要性,我們應該保護大自然環境,它們是動物的家園。“
(2)”減少污染,才能保護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
3.學習單書寫及口語表達:學會照顧動物
(1)"我親自照顧小魚,我學到了如何提供適當食物環境給牠們。”
(2)“照顧寵物要有責任感,我會繼續好好照顧牠們。"
4.藝術和創造力呈現,及口頭說明:
"我喜歡捏塑小動物和繪製小動物頭套的藝術活動。”戴上頭套後,我覺得自己是小蜜蜂,我想真的拍著翅膀去找花蜜, 我怕小鳥來吃我, 我也怕頑皮的小朋友拿墊板拍我。"我喜歡同學表達關心動物的方式。很有趣,想像自己真的就是小動物"
5.口語表達:發揮同理心和合作愛護小動物
"透過與同學一起照顧小魚,我學會了共享和合作。我們一起討論如何照顧它們,這讓我們更有同理心和團隊合作的技巧。"
6.閱讀和寫作:
(1)先經由討論,整理想法
甲生:我在動物保護課程中學到了很多關於觀察動物的知識。我現在能夠留意動物的行為舉止,並且知道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需求。例如,有些動物需要更多的空間,而有些動物則需要更多的水。
乙生:對啊,我也學到了一些保護動物的方法。我們應該要尊重動物的生存空間,不應該隨意破壞牠們的家。我還知道一些動物瀕臨絕種,我們應該要努力保護這些動物,讓牠們能夠在我們的地球上繼續存在。
丙:我們也學習到了照顧動物的重要性。我們要確保動物有足夠的食物和水,而且牠們的生活環境應該是乾淨整潔的。我現在更明白,人類的行為可能會影響到動物的健康和生存,所以我們應該要更加注意我們的生活方式。
丁:我同意,而且我們也學習到了要尊重所有的生命。不管是大型的動物還是微小的昆蟲,每一種生物都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我們不能隨意傷害它們,而應該要努力與它們和平共處。
(2)寫作
學生在寫作作品中,綜合呈現在動物保護課程中,所學到的觀察動物、保護動物,以及照顧動物知識,以及動物生活需求的了解意願,並激發其對環境保護的關注。例如"閱讀與愛護動物相關的繪本讓我更了解了動物的故事,我願意跟動物當好朋友,我在作文中寫下了心得,表達我的想法。"
補充:
關懷及照顧小動物是孩子很喜愛的主題。本教學活動易於跟生活結合,觀察及認識校園動物,能豐富孩子對校園的印象,增添情感。以下為教學參考的網路資源:
1.認識流浪動物與動物收容所:小黑在哪裡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7ZA6WstVmU&list=PLRi0wubdsLZoWCQ1lcsDTVgi8rDqoeAwf&index=9
2.照顧小動物的醫療關懷: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gDqUjfQPUk&list=PLRi0wubdsLZoWCQ1lcsDTVgi8rDqoeAwf&index=10
3.關懷流浪狗: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GL7jNcnr1U&list=PLRi0wubdsLZoWCQ1lcsDTVgi8rDqoeAwf&index=11
4.我是動物保護員:保護動物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WYSu7D75nY
5.動物也會助人:導聾犬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JrybWhHcBg
6.北極熊的請求:環境變遷,造成動物生存困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Ugsoripa1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