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認識校園裡的樹
- 環境議題:認識校園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蔡佳伶
- 動機:教案活動單元點子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1月
- 參與人數:32
目標:
1.能仔細觀察校園裡的植物。
2.能知道校園樹木有不同的顏色、大小和形狀。
3.能親近校園裡的樹,愛護大自然。
4.能和同學分享自己最喜歡的樹。
5.能知道親近樹木的方法。
6.能運用知道的方法親近樹木。
7.能分享親近樹木的發現。
8.能知道樹木的重要性。
9.能用彩色鉛筆或蠟筆拓印樹皮與樹葉。
10.能利用拓印好的成品,剪貼拼出一棵大樹。
11.能知道觀察樹木的方法。
12.能運用知道的方法觀察樹木。
13.能介紹校園樹木的樹名,讓大家知道。
進行方式:
1.全班共同觀看「樹的聲音」動畫,引起學習動機。
2.教師帶領學生到校園中觀察學校所種的樹。
3.教師提問:「除了觀察樹木,我們還可以用哪些方法來親近校園的樹朋友呢?」
4.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後發表並歸納:
(1)可以在樹下聊天或看書。
(2)在樹下玩,不會被太陽晒又可以親近樹朋友。
5.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學校運用校園中所種的樹,在樹下蓋了許多提供給小朋友的遊憩區。
6.引導學生觀察並提醒
(1)樹幹上常有對人體有害或引起過敏的動物棲息,請兒童觸摸樹幹之前,先觀察是否有小動物,如果有,不要去觸碰。
(2)有些樹幹長有瘤刺(如木棉、美人樹),太用力觸摸可能會讓手受傷,請兒童要多留意。
7.學生自由親近校園裡的樹木。
8.教師引導學生發表親近樹朋友時的發現。
9.教師引導學生分組討論樹的重要性。
10.教師指導學生拓印「我的樹朋友」
11.能利用拓印好的成品,剪貼拼出一棵大樹,彩繪完成作品,並和同學分享自己的
作品。
成果描述:
1.親近樹朋友學生發現:
(1)有些樹會開花有特別的氣味,有的很高,有的樹矮矮的。
(2)看到樹上被人刻了字,破壞樹原本的樣子。
(3)很多樹的樹幹有紋路,摸起來粗粗的,每顆樹摸起的感覺都不相同。
(4)樹下可以乘涼,玩樂的時候可以不用曬太陽。
(5)大樹對我們有好多好處,大樹是我們大家的好朋友。
2.學生能說出觀察樹木的方法並做紀錄。
3.經過這次的校園樹木探索,能和同學分享自己最喜歡的樹。
4.也能跟大家介紹樹的名字給大家認識
5.每個學生也用拓印的方式,剪拚貼出加上彩繪,完成獨一無二的樹朋友創作。
實施心得:
透過這次的認識校樹遊憩園區活動,讓學生更親近校園裡的樹,透過五感體驗加上樹葉與樹皮拓印的繪畫創作,學生更從中感受到樹的美與樹存在的意義。持續鼓勵學生下課後到校園繼續親近這些特別的樹朋友。除此之外也在教室內陳列校園常見樹木的相關書籍並加以介紹,讓學生運用書籍增加對樹朋友的認識。
學習者心得:
0許:教室前面的茄苳樂園那顆茄苳樹,它長得好高,看起來很強壯,幫我遮擋了陽光,我最喜歡它了。
0睿:健康中心前面的大王椰子樹我用兩隻手才圍得起來,它有長長葉子,像一把大雨傘一樣的樣子, 所以我最喜歡它。
0賴:警衛室旁的龍眼樹會長龍眼,龍眼好好吃,又可以乘涼,我每天放學之後都在龍眼樹下等媽媽來接我回家,我最喜歡它了。
0冠:學校好用心喔!在樹下蓋遊樂器材區,讓我們玩遊樂器材不會曬到太陽,真是太棒了!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