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翡翠水庫
- 環境議題:節水教育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 議題實質內涵:E39 覺知人類生存與發展需要利用能源及資源,鼓勵生活中直接利用自然能源或自然形式的物質
- 策劃/執行人:張宇欣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2024.5
- 參與人數:80
目標:
1.學生能感受水資源的珍貴,在日常生活中落實節約用水。
2.學生能認識水壩的構造及安全控制措施。
3.學生能學習水力發電原理及水庫的功能。
4.學生能理解翡翠水庫動植物的生態分布及與水庫的關係。
5.學生能瞭解翡翠水庫與大台北地區水資源的密切關係。
進行方式:
1.學生至大壩進行走訪、體驗,感受大壩壯麗之美。
2.學生至教育中心欣賞環教影片,聽講師解說水庫相關知識。
3.學生進行生態摺頁小書的製作。
4.學生參訪生態教育館。
5.學生完成水庫行相關學習單。
成果描述:
臺灣的人口稠密,再加上近年來氣候異常,降雨分布不平均,水庫淤積,使得臺灣水庫的蓄水量越來越少。透過這一次的翡翠水庫之旅,學生們除了親近在地自然與人文外,也明白保護水庫的生態的重要性、認識水庫是如何營運、了解水資源管理與人類生活的關係,以及水庫們目前面對的挑戰。最重要的,是學生們在走訪水庫、進行各項學習及體驗的過程中,更加了解水資源的重要性,節約用水是每個人都應該負起的責任。
實施心得:
翡翠水庫是我們新北市的環境教育中心,為水源保護區,有參觀人數的限制,必須要預約才能進行參觀,本校五年級全體學生能有共同參訪水庫的體驗,是非常珍貴且難得的體驗。教育中心內的教育館互動設施完善,講師講解深入淺出,學生都能專心聆聽,獲益匪淺,這一趟的水庫參訪,讓學生們更加了解自己負有保護環境的使命。
學習者心得:
甲生:雖然台灣和其他國家相比,滿常下雨的,但我們卻也是缺水的國家,我們日常生中的用水,都是儲存在水庫中的,如果哪一天水庫的水用光了,我們就沒有水可以使用了,所以我們平常就得節約用水才行。
乙生:雖然我們住在青潭,離水庫不遠,但這是我第一次進到水庫,實際看到大壩,真的很壯觀,我很吃驚!原來人類的日常行為翡翠水庫的影響這麼大,我們平日一定要好好處理垃圾及污水,確實做好垃圾分類及處理,才不會讓水源受到污染。
丙生:水庫裡的水質很乾淨,和學校旁的溪水很不同,感謝為我們守護民生用水的水庫工作人員。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