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報內容

瀏覽數:80
葉片數:3
澆水器:1

評分項目

3
3
3
3
2

港口懷舊藝術之旅

發表日期:2024-06-24
發表人:rosemary

海岸海洋海島
  • 環境議題:海岸海洋海島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7 覺知人類的發展需要地球環境和生態資源的支持
  • 策劃/執行人:五年級導師群
  • 動機: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3.03.12
  • 參與人數:102

目標:

1.學生能了解高雄港興建與經營的歷史演變,並認識港口各類船隻名稱及相關設備。 
2.學生能知道以高雄港為進出口的主要貨物,了解在地臺灣產業的演進與消長。 
3.學生能欣賞駁二藝術特區當代藝術家文創作品,並用心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 
4.學生能體會藝術之美,並與同儕分享對藝術作品的感受,並能表現良好禮儀。 
5.了解當地文化與產業背景,並覺察港都與府城在文化與物產背景的同異所造成的同異之處。 
6.能將心情與心得記錄下來,並與同學分享旅遊心情與心得。 
7.學生由了解人與環境的依存關係,進而學習珍惜愛護身旁的環境。

進行方式:

教師課前實地走訪探查,規劃路線,接洽當日行程相關廠商,並製作行前簡報及學習單。為學生復習搭乘火車捷運禮儀與規則,說明當天學習路線及注意事項,並做事前行程安排、學生分組及活動說明。
活動一 高雄港遊港船導覽:搭乘遊港船遊高雄港,聆聽解說員專業導覽,了解高雄港在台灣現代化上的重要地位及演變…。
活動二 駁二特區藝術饗宴:學生分小組活動,參觀各藝術裝置,蒐集展場作品照片及解說資料以完成學習手冊。 
活動三 綜合活動:返校後,各組上台進行簡報及心得分享。

成果描述:

本課程設計以國際化和飲水思源為核心,承接四年級旗津課程,讓學生了解台灣在海洋文化上的更迭,在舊稱打狗今名高雄的地點中,能窺見港都新舊衝突、融合與國際化的步伐,課程中學生能了解人類對環境的各種改變,也了解愛護環境的重要性。
學生珍視過去先民努力與血汗的成果,體會「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感恩精神並能建立「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使命感。

實施心得:

五年級學生在高雄港的遊港行程後,學生分組進行學習單上的闖關活動,為了闖關,小組也在討論並做決定中,學會獨立自主的精神,同時也培養學生負責、自主學習及行動的能力。
使用火車和捷運、渡輪,讓學生體會科技為人們帶來的方便,達成天涯若比鄰,世界已是地球村,會相互影響。
探索駁二特區時,老師利用各個任務讓學生去認識駁二,在過程中能覺察藝術創作能帶給人們良好的影響。
此課程也讓學生明白人對環境的改變。高雄港遊船行程中,學生體會到眾人之力可以移山倒海,對環境造成巨大的改變;而在駁二特區則讓學生體會個人之心意也能對環境進行美化,一個小小的用心也能讓周圍變得美麗。所以行動時更要善用友善環境的科技,儘量減少對環境的負擔。

學習者心得:

1.高雄港邊有好多壯觀又實用的建築,很美;駁二特區的造型標誌也很好看。
2.遊輪上的解說員,對過往船隻遊艇如數家珍,可以感覺到解說的伯伯非常以高雄港為榮。
3.在過年時有跟家人來看黃色小鴨,不過從海上的角度看高雄港邊,感覺很特別。覺得高雄港越來越進步和漂亮。
4.不同的角度看世界,會有不同的收獲。

補充:

瀏覽附件,請先登入

回應列表:

  • 回應委員
    回應委員審核結果
    感謝老師分享。
    老師能夠善用在地特色,結合認識社區與海洋文化議題,讓學生了解打狗在前世今生所扮演的腳色轉變,同時培養學生理解人類與環境互動的重要性。建議可以朝向SDGs負責任的生產和消費等方向,繼續創造課程,讓學生獲得更多元的學習。
    發表人:回應委員
    發表時間:2024-07-05
  • 如要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