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奇設計師
- 環境議題:空氣污染
- 執行方法:其他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 議題實質內涵:E41 理解物質循環與資源回收利用的原理
- 策劃/執行人:羅雅雯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4.1.2
- 參與人數:15
目標:
1.能利用廢棄稻草進行藝術創作,培養學童愛護環境的情操。
2.能利用生活素材裝飾注連繩,完成作品。
3.能將作品設計理念,請楚表達分享給同儕。
進行方式:
◎準備活動(5 分鐘)
事先請學生準備生活的素材進行注連繩的裝飾。
壹、引起動機:
1.詢問學生收割後的廢棄稻草,你覺得農夫都如何處理?
2.播放草繩的運用圖片PPT、欣賞各種美麗的草繩作品。
3.複習舊經驗:複習甲中國小的建校歷史與草繩的關係。
貮、發展活動---"繩"奇設計師:(25分鐘)
1.介紹:日本新年掛使用稻草製作注連繩的意義?
注連繩是一種日本傳統辟邪、淨化、開運、迎神、結界、祈福的繩結,常見於神社鳥居或神社周圍的樹幹上。
2.講解注連繩編織過程與草繩裝飾的意義。
3各組討論生活中有哪些可利用素材取手可得進行注連繩裝飾作品
創作。
4.發下製作材料並叮嚀製作過程注意事項。
5..各組進行開始進行製作。
參、統整活動: (10分鐘)
1 各組完成清潔整理工作。
2 展示學生的創作,介紹自己作品的設計理念。
3.欣賞他人的作品並給予回饋。
4.總結:
(1)廢棄的稻草只要適時的加工做成草繩,可以變成生活的日常用品,如草鞋、草帽、注連繩…等,也可以避免燃燒稻草所造成的空氣汙染或溫室效應,保護環境,為我們和未來世代創造一個永續的地球。
(2)注連繩就像是寺廟的平安符,變成漂亮的家庭裝飾物品,保佑新的一年 開運、祈求幸運、心想事成的繩結,除了多了更多美化環境的作用,在心靈也有更高一層的精神寄託。
成果描述:
一條草繩,因台灣、日本兩國文化的不同,在運用上也有所不同,學生學習到草繩可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並更認識日本注連繩文化。有從中體會到生活中毫不起眼的廢棄稻草只要加點巧思和創意,就可變化無窮,成為生活用品或裝飾品。透過手作創作的注連繩作品每個都很有自我風格,打算農曆新年時掛在門口祈福。
實施心得:
整節課的教學活動教學流暢,教師能適時給予學生正向回饋,學生們對課程內容也能專注投入。課程活動設計用心,包含議題多元,認識台日文化在草繩運用的差別、以及生活廢棄稻草處置作法,方可避免空氣污染的環境教育,同時讓學生能透過手作課程,對沒落的地方產業草繩更加熟悉,並得到藝術創新的出發點,增進甲中國小的鄉土情懷。
學習者心得:
學生A:我都不知道草繩的功用如此大,真佩服以前的古人,懂得廢物利用。
學生B:上次去日本,看到了神社或鳥居有一條繩子,原來是注連繩,我要跟家人介紹日本注連繩的意義。
學生C:我們不該小看生活中的小物品,只要有點子,垃圾也能變黃金,就像廢棄的稻稈可以做很多藝術作品來呈現。
學生D:稻米收割後,有時我會聞到農夫燒稻草味,我要告訴他們少焚燒廢棄的稻草,才可以減少空氣汙染。
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