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訪南科再生水廠
- 環境議題:資源處理與再利用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能源資源永續利用
- 議題實質內涵:E41 理解物質循環與資源回收利用的原理
- 策劃/執行人:馮0吉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全校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12年4月27日
- 參與人數:28
目標:
【認知】認識再生水是取自放流水再處理後可再利用之水。
【情意】認同再生水在水循環中對永續水資源利用的重要性。
【技能】培養學生溝通合作的能力。
進行方式:
概念主軸一: 水的循環是複雜的系統,並且可以理解大部份的水停 留在海洋、白雲、冰川,發現停留在湖泊與溪流的水是少 量的,引導出人類可方便取用的水之珍貴。教室內進行[ 小水滴的旅行]遊戲。
概念主軸二: 延續概念一,引導學生思考對水的利用包括農業、民 生、工業(一次性的利用方式),但面對乾旱、及用水增加 時(民生、工業),要如何解決危機,引導出再生水的概念。
利用[水的利用圖]進行綜合型歸納,理解再生水在 人類對水的利用中,是永續的水循環。
認識再生水廠 以室內簡報的方式先介紹廠區內各處理單元,接著實地 走訪處理單元及進行記錄。 第一站:生物處理單元 第二站:砂濾單元 第三站:RO 處理單元 設計再生水循環
概念主軸一: 延續學生已經知道南科再生水廠每日產水 2 萬噸供 工廠使用。講師說明學生將協助 2 萬噸的再生水送至工廠 端,利用設計圖版、討論與合作,逐步完成再生水的循環 系統。 歸納再生水循環從再生水廠、工廠、污水處理廠、再 回到再生水廠的水循環,是永續的水資源利用。
成果描述:
一、難能有機會參訪目前台灣最先進再生水處理廠,講師以遊戲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水資源循環的複雜與珍貴,進一步認識再生水乃是取自要排放至大海的放流水再處理成可利用於高科技產業的純水。如此一來減少了水資源的浪費,充分的汙水再循環利用,大大的達到省水的效果。
二、實際讓學生動手操作各項檢測儀器及實驗實作,小組團隊合作完成實作檢測各項水質的濁度、導電度、溫度、酸鹼值、氣味等,經過比較討論與歸納後認同永續的水資源利用之重要。學生都顯得興趣盎然,有別於在校的自然課。
三、帶領學生實地走訪,認識該再生水廠的各個處理單元,包含砂濾單元、生物處理單元、RO處理單元。有機會認識這項新興的水資源再循環利用,對於台積電於資源永續的努力,銘感於心。
實施心得:
一、此活動的課程內容讓學生可以更了解水的再生與運用,透過實地參訪,了解工業廢水來源、可能的成分,並導入回收再生水的運作現況。
二、在課堂中,老師特地從水廠中取出甫出汙水處理廠的樣本、經過生物處理池的樣本、經過前幾道過濾及RO後的樣本、即將出廠的水樣本及自來水樣本來做一個科學實驗。讓學生操作實驗,來了解何謂導電度和酸鹼值。實際將汙水倒入淨化區,學生覺得很驚奇,吸引學生注意。
三、讓各組孩子從PH值、溫度、濁度及導電度等面向去量測,發現回收再生水的各項數值皆比自來水還來得優異,可見水循環實踐可行性,短短兩個小時的課程及水情亮燈的時間點參訪,讓節水節能的議題更有感。
學習者心得:
學生0玲: 經過這次的參訪,我很認同回收水→再生水系統的循環利用,對永續水資源利用一定很有幫助。學生0真:知道再生水是取自於原本要排放的水,處理後還可以再循環利用好幾次,真是不可思議!學生0庭:以前都只知道要節約用水,但經過這一次戶外教學我才知道,原來我們的日常生活用到的水只是冰山一角,還有工業用水等其他汙染,沒想到一樣的水居然可以運用3~4次,真的是讓我大開眼界!學生0茱:今天到台積電南科再生廠,我最喜歡到室外參觀實際設施的單元活動,我也覺得和同學一起動手做實驗非常有趣。方老師:很感謝講師的教學,真的很用心,對南科水資源整體的運作、施作流程,講解得相當詳細,環境教育還是得從小開始教育,最後還是很感謝南科水資源給我們這麼好的機會讓學生去學習。
補充:
1.此次的參訪獲益良多,專車免費接駁!
2.園區禁止隨意拍照,只能由主辦方提供可供使用的照片。